自主探究 合作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银花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自主探究,合作实践”学习模式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注重情境创设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必须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出发,恰当组织素材,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北师大版)一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平时生活中所接触过的生活用品形状,以及对它们的认识,课前布置学生准备一两件自己熟悉的物品,在上课时向同学们介绍,为学生创设“我熟识”的具体的认知情境。因为学生对自己带来的物品都很了解,所以介绍起来头头是道,兴趣盎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抓住图形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通过互相交换、比较、观察、辩论等展开认知活动。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自主观察、对比交流、猜测等,并在具体情境的作用下,轻松有效地感悟这些物体的特征。
二、注重新知探究的自主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活泼的生命体,他们会幻想、会想象、会玩耍、会创造,他们有主观、有个性,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自己的含义。新知识的探究,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才能获得更有效认识。因此,注重学生在新知识探究中的自主参与,是小学数学有效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实践”课堂教学的基础。实践证明,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学习中学生乐于参与的重要形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尽可能创设“动”的情境,如做一做、剪一剪、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操作活动,精心诱导学生在“动”中参与,在“动”中实现自主建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可让学生利用圆纸片进行反复的“对折”操作,引导学生借助“折痕”认识“直径”“半径”和“圆心”;通过对直径、半径的“量一量”“比一比”活动,认识和理解同圆中直径和半径的特点以及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生在如此“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中,通过积极参与,经历了对圆的认识过程,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三、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究,合作实践”课堂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但在教学中,有不少课堂中的“小组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表面热闹,实属无效,是典型的“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的现象。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上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是提高“自主探究,合作实践”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一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以独立思考为前提,离开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就会变成形式;二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充实的合作内容为基础,离开充实的合作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就会变得空洞;三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需要,离开“需要”,凡事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就会变得盲目;四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学生积极参与为过程,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就会变得被动。在课堂上,只有使学生人人都树立“我能行”的学习信心,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四、注重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有效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实践”课堂教学,必须注重课堂组织的的开放性。一是开放教学内容。要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在发挥教材的示范性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的灵活性,合理地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读数学现象。二是开放学习方式。要灵活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方式,如思考与讨论、合作与交流、操作与实验等,让学生在多样和多变的学习活动中自主经历探究过程。三是开放学生思维。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见解。实践证明,在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实践”课堂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和思维活动等方面适度地开放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黄日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