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新课堂 体验新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海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体验,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例如,教学“圆柱的面积计算”时,教师让学生动手将圆柱形的纸模圆筒沿高的方向剪开,将它的侧面展开,引导学生观察侧面是什么图形,再把长方形合拢起来。通过剪、展、合,学生领悟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从而推导出求圆柱侧面积的公式:S侧=C周长h。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领悟到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例如,教学“数学乐园”时,由于“起立游戏”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基数、序数等知识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又如,在“拼积木”的活动中,教师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促进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再如,在“随意拼”的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如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教学简便运算“125-98”时,教师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学生真正理解了“多减要加上”的规律,并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又如,学习“圆的认识”后,教师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这样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再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后,教师随意取出一本书,问学生它有多少页。学生起先一愣,有的摇头,有的茫然。过了一会儿,学生们恍然大悟,纷纷说道:“这本书有x页。”“有a页。”“有b页。”……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经历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共同获得成长。
(责编 杜 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7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