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形式 激发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施南芬

   摘 要:教师要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改,相互赏评,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写作自信心,让学生爱上写作。
   关键词:起步作文;兴趣;小学生
  
   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正式起步的年级。它对于孩子习作兴趣的培养习,作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扎实抓好孩子作文起步的指导。
   一、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起步阶段教师要从“趣”字入手,努力使学生一开始便对习作“一见钟情”,从而不断激发习作的乐趣,提高自己习作的自信心。
   1.要求要低
   习作课刚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写作时告诉学生只要将能意思表达清楚,都是老师最喜欢的优秀习作。降低习作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做好,从而在心理上愉悦接受。
   爱模仿是儿童的特点,模仿可以降低下笔的难度,但模仿不是照搬,也需要积极独立的思考,也要练基本功。一是句子仿写:结合阅读教学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以及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启发学生想象。用打比方的方法,使眼前的事物变得更加具体、形象;用拟人的方法,使眼里的动植物富有情感。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句式的仿写,或者通过句子补充完整或者扩充内容等形式学写句子,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仿写的兴趣,还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二是片段仿写:优美的片段、有特色的片段,都是我们模仿的对象。
   2.形式要新
   写作是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最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它要求作者享有自由权,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要不断摆脱传统作文形式僵化的束缚,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宽容、张扬个性、乐于创造、和谐发展的作文环境。学生在学习作伊始可以在玩中写、写中玩。每一次作文指导尽量安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过程,诱发学生参与、表达的冲动。
   比如刚开始学写作文教师可以开展“踩气球、抢椅子、击鼓传花”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尽情玩、开心做。再让学生将刚才的活动过程回顾一遍,学生在其乐融融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习作训练,又对下一次习作课充满了期待。
   为了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我努力拓宽学生的生活面,增加学生生活的色彩。每学期班级都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和体验生活,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写作素材。
   如开展厨艺秀、冷餐会、网购体验、一日小老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小交警在行动”活动、“小小城市美容师活动”“学医实践活动”等;课间还组织学生玩各种游戏,玩完后引导学生大胆讲述,讲述时候特别注意做到不轻易打断学生的描述,特别是当学生说得兴奋、激动的时候,因为这时正是他们心智开启、创新意识萌动最激烈的时刻,一定要让他们说出最富情趣、最有新意和闪着智慧光芒的独特感受,讲后写一写、评一评。还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发表感受。
   3.发表要勤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给学生提供展示作文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1)作文课上的全班交流:比如习作《我的发明》之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小发明家新闻发布会”,让每一个孩子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
   (2)可以利用语文课前的几分钟举办佳作欣赏,抽若干名该次作文优秀的学生上台朗读,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有闪光点,哪怕是一段,都可以被采用。
   (3)出版班刊。蓓蕾初绽、百花园、花开的声音等都可用作班刊的名称。用它来发表学生的作文,通过发表习作见证学生的成长,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积极性。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向各级各类报纸杂志投稿,让报纸杂志成为展示学生优秀作文的园地。
   二、用心命题,求真务实
   1.指导留心观察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
   比如要写熟悉的一个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性格上有什么特征?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观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用脑想。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
   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观察记录本,不管看到什么,只要觉得有趣,就记录下来,还可以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通过教师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2.引导学会倾吐
   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写作了。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学生日记中一段话:“我爱写作,一提笔总觉得有写不完的话,还珠格格的刁蛮、孙悟空的勇敢、奥特曼的神武……我都爱写。但我不爱写老师布置的作文,更不爱写试卷上的作文,因为那些作文必须按要求去写否则休想得高分。我真害怕写这样的作文,因为每次写时我都要编造‘美丽的谎言’让老师开心,但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
   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
   语文课就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
   3.用心确定习作题目
   一篇美文的题目,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作文命题,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要打破常规,渗透创新思想,注重命题的新鲜、生动和活泼性。由老师统一命题让学生作文是最常见的训练形式。我们在统一命题时一定要尽量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怎样在“新”字上工夫呢?一位作家说:“凡是贤明的语文老师,他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经验范围,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这句话揭示了作文命题要“新”的第一条件,即关注热点问题来命题。作文命题不在乎“大”与“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空间,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会自然地想起生活中的人与事,一吐为快,欲罢不能。这种积极的创作心理必将会让学生在写作中灵光闪现,妙语连珠。
   三、认真批阅,激发信心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精批、面批的原则。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尤其对作文能力偏差的学生更要实行精心地面批。老师在批阅作文时要理解学生的心情,尊重他们的劳动,赏识他们的优点,把批阅的过程视作生命体之间情感交流与对话的过程;关注学生流露的快乐和忧伤,并动情地写下自己慰藉或理解或劝导或激励的话语。即使是对于作文能力特差的学生,也要抓住其文章中一个小闪光点给予鼓励,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我们要敢于给作文打高分。试想同样的文章只要多给十分就能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
   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因此,我们应大力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在学生刚学习修改作文时候,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基本的修改框架。
   我是这样定的:第一步改标点和错别字。第二步是改句子,要使句子通顺,没有语病,句中要能用上些好词语。第三步是看能否体现详略,如写人的要求有详细的人物外貌、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写事的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景的至少要对一至两个景点详写。一开始要求学生自己小声地读自己的作文,把需要停顿而自己又没有标点的地方打上正确的标点符号,把句中的错字、别字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者问同学纠正过来。告诉学生凡是读不通的地方就是有问题的,是要修改的。
   同时还要看看能不能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使得句子读来更优美。接着是交换读,检查自改过程中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的都是别人的作文,要求学生要边读边想,作者写的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对照修改的要求,写人和记事的文章都要做到有人有事,事情的记叙要交待清楚要素,要有顺序,对于人物要有外貌、神情、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写景的文章要做到观察仔细,抓准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并把你的看法和作者本人进行交流,取得了统一的意见后再着手修改,若有疑问可以找老师探讨,最后又拿回去再次思考定稿。同时要以读贯穿学生修改作文的全过程。
   经过了前面两个环节学生的作文最少能够减少错别字,语句通顺,句中多少会有些好词,有一个较好的框架子。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第三次读,也就是读给全班人听。学生读到精彩处或者是不当处,我便打断他的朗读,依照修改要求及时进行评点。
   总之,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教师要念好“趣”“真”“改”三字经,调动学生手、眼、口、脑,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再现和表达能力,学生找到了作文的金钥匙,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就会喜欢上写作。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