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趣味乡土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加明

  增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一直都是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对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在不断摸索,现以鲁教版必修二“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有关内容的教学为例,就如何运用农业谚语、结合乡土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些体会。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
  
  1 地域性特点。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由于其生产对象是动植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而不同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再加上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因而农业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灌云西部一条岭,多是大豆和红薯。”因为灌云西部地区地势相对较高,所以在一些岭地上,人们往往种植大豆、玉米、红薯等较为耐旱的作物。
  灌云中东部地区是主要的水稻产区;灌云县是全国著名的棉花生产基地,以棉花产量大、质量优而闻名全国,其棉花产地主要集中在偏东部的杨集镇、四队镇、图河乡、鲁河乡等乡镇。
  结合灌云的作物种植体现的地域性特点,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作物分布呈现出的地区差异,是土壤条件、水源条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地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对本乡本土的热爱之情,提高了他们观察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因素则随季节变化出现相应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所以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灌云地处温带,虽理论上属于北方,但它是介于我国南方与北方之间的过渡地带。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些与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谚语,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高粱熟,收稻谷”、“麦扬花,排黄瓜”、“青蛙打鼓,豆子入土”等,非常浅显易懂,以指导人们不违农时,适时地完成“春耕夏种秋收”等各类农业活动。
  这样,教师有意识地结合乡土地理材料,可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进而可让学生尝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乡的建设中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发现,地理知识不是空洞的,而是生动有趣的,从而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等。
  1 在讲解影响农业区位的气候因素(水源)时,可以引用谚语“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春雨只占年降水量的10%~15%,有的地方甚至不足10%,因此在灌云历来就有“十年九春旱”、“春雨贵如油”的说法。究其原因,春季紧随秋、冬两个少雨季节,土壤墒情本身就不好,较易形成冬春连旱,且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有风日多,在阳光照射下,土壤水分蒸发、散失较快。同时,春季我国夏季风势力较弱,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多在华南、江南一带与冷空气交锋,形成丰沛的降水;而西北、华北地区的雨季往往要到7月份才到来。总之,华北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旺而导致了春早,春雨的丰沛程度对农业收成有显著影响。
  2 在讲解影响农业区位的技术因素时,也可引用灌云当地的一些谚语。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田不要问,深耕多上粪”、“种子不纯,坑死活人”、“种子不好,丰收难保”、“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等。
  
  三、工业地域的形成类型
  
  工业地域有自发形成与规划建设形成两种类型。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形成的。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的出于同样的考虑,有的则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以灌云县临港产业区为例,首先简要介绍临港产业区的一些基本状况,然后带领学生对临港产业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讲解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临港产业区的形成属于哪种类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融入乡土地理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等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唤起学生对家乡建设、对祖国建设的热情和信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7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