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理解句子”类题目失误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春海
“理解句子”作为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能力点,重现率100%。更重要的是,筛选、概括、分析、鉴赏、评价、探究等,全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但考生在此处的失误也屡见不鲜。
失误表现之一
不知句子的表现特色为何物
[真题展示] (2008年高考安徽卷史铁生《我与地坛》第16题)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上巅布散烈烈朝晖。”
[失误曝光] 其一是面对句子,根本就无从修辞方面来赏析的想法,只是一味地就句论句;其二是修辞手法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正确辨识内含辞格;其三是不能正确分析出所用修辞格的要件内容;其四是不能结合文意回答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矫正路径] 这类题目所给句子往往内藏某种表达特色。具体到理解某一句子有什么表达特色,注意是“句子”的表达特色,其实就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答案的重心自然就转移到了揣摩、品味、理解修辞格上,所以,首先要树立“句子”特色考修辞的思想。其次考生必须十分熟悉《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比喻、借代、排比、对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等修辞格要件及其表达作用。其三清楚此类题目答案要素:“修辞手法+要件具体内容+言语作用。”如将上例句中的“他”复原到原文里面,显然是“太阳”,故而它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而拟人格的作用是“将描写对象人格化,既生动形象,又与读者产生亲近感”;从“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在另一面燃烧着上巅布散烈烈朝晖”上分析,便是对比手法,而对比的作用是“使双方对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句子的整体上而言,该句式基本对称,又属宽泛的对偶格,而对偶的作用是使语句呈现一种建筑美,富有韵律感。故答案如下: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手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要件具体内容),生动形象(言语作用);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要件具体内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言语作用)。③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手法+要件具体内容),给人以整齐的美感(言语作用)。
失误表现之二
不理解句子的地位作用
[真题展示] (2007年高考江苏卷雷抒雁的《麦天》16题)“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早晨起个太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失误曝光] 一是与平时所学的文章分析方法脱节,没有段落层次观念,当然就不能从句子位置特点方面去思考问题。二是“我的眼中只有‘你’”,没有文本整体观念。三是答非所问,题目明明要求答的是“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却偏偏回答句子的字面意思。
[矫正路径] 首先要有解答此类题目须结合句子在文中的结构位置特点的观念。其次要能准确分析出句子在文中的具体结构位置。其三要熟练掌握有关句子在文中结构位置作用的知识:1.篇首句,一般具有点明主旨、总领全文的作用,或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或点题以及交代起因或缘由;2.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有起承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3.段首段尾句,多能对本段内容进行总领和总结;4.篇尾句,多是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启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其四要知道答案包括“形式的作用”和“内容的作用”。如上例所给句子,在文本中便是过渡句子,既照应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又呼应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形式的作用);既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又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内容的作用)。
失误表现之三
不能答出句子的内在含义
[真题展示](2008年高考全国Ⅱ卷季羡林的《马缨花》第15(1)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失误曝光] 常见失误有二:一是基础知识掌握欠缺,不能分辨出句子是描写句、论述句还是叙述句等,因而不能明白句子内容的内在趋向;二是只答表面含义,没答出来或根本就没有探寻其深层含义的解题意识。
[矫正路径] 首先要分辨出句子的类型,因为不同的句子类型其表达作用不同。其次,从句子类型入手,由字面解读到骨子里,至少写出其文中字面意思和所藏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因为句子一般在文中有表层含义――指字面意义(多指现象)和深层含义――指真正的写作意图(多指本质),因此拟答时要力求全面完整。其三,要充分掌握答案成分,描写性句要说出其浅层意和深层意;议论句要说出观点态度;抒情句要说出其情感倾向;含蓄委婉句(指含有某种修辞手段)要直接明确转述出来,恢复其本真;概括简练句要将其包蕴内容分点解说出来。如上面例句所在原文是:“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很明显,它便是一个描写句,其字面意思是“清晰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由“空谷足音”可理解出所住之处幽深静谧的内在特点,即暗示了环境幽深静寂的深层意思。
失误表现之四
不理解思想感情这概念
[真题展示](2008年高考重庆卷迟子建的《时间怎样地行走》第14题)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
[失误曝光] 一是混淆“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两个概念。二是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解题方法,致使答案如蒲公英播种一样,风往哪吹往哪走。
[矫正路径] 首先要清楚“思想感情”之概念内涵。所谓句子的思想感情指隐含于其中的作者的喜、怒、哀、乐、爱、恶、愁、痛等情感表征或倾向。题目所给句子本身的情感表征或倾向往往不明显,若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就栽定了。其次是把它复位于文本语境中,使其与所在语境“当面对质”,这样的话,褒、贬、爱、恶、悲、乐、愁、痛的“狐狸尾巴”就立马露出。上例句子所处段落是:“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的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毋须赘述,“双方”一经“对质”,考生会马上从语段的字里行间尤其是关键语句上(画线语句)明白,该句以比喻手法,用鲜活生动的语言,抒发了梳下来的白发让我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思想情感,表达了“我”见到“白发”时的心灵颤动。
失误表现之五
答案没有显示句子观点态度的词语
[真题展示](2007年高考全国Ⅰ卷《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5(2)题)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失误曝光] 首先是审题不明,不能结合原文内容拟答,就句言句,或抛却句子语境而肆意挥洒。其次是目中没有那些显示态度、观点的词语,对其视若无睹,导致答非所问。
[矫正路径] 首先要清楚观点态度的概念。所谓句子的观点态度,指句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具体人、事、物的主观倾向:赞成、反对、憎恶、无奈、平静、热情,冷嘲、讥讽等,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次,要抓住所给句子中显示作者主观态度倾向,袒露作者心态阴晴风雨的词语,进行探究。其三,作答时一定要用表现观点态度的词语来回答。如理解“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的含义,只消抓住“玲珑剔透、经不起摔打”,结合文本,便知此句观点即含意是“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难意志(观点态度的词语)”。
失误表现之六
马马虎虎审题,似是而非作答
[真题展示](2008高考年湖北卷季羡林的《雾》18题)“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根据第⑥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失误曝光] 最大的问题在于考生不能识破题目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慧眼“剥”下其“羊皮”是解题关键。其次是对那些表明原因的提示词汇敏感度不够。
[矫正路径] 答题有技巧,审题最关键。因为高明的命题者往往将一些信息巧妙地镶嵌在题干当中,一是作为已知条件或引导条件给你备用,二是提醒你不要偏题或答非所问。故而,首先要抓住并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明示信息――或提示了答题范围,或规定了答题角度,或提供了答题思路,或体现了答题规律,或暗示了答案内容――整体把握,破解其中的“话外音,弦外意”。其次,将题干信息、文本内容与答案成分互相参照,互相印证,便能拟出最佳答案。如上例,其所给句子是结论性语句,尽管用了反问句式,也显露了作者鲜明的立场观点;而题目含有“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字样,显属考查观点成因,那么,答案就必须是回答“月下观景,雾中看花,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的原因。该句所在原文是:“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依据阅读理解思路,阐述某一结论原因的语句要么在其前边,要么在其后边;而陈述原因的话语一般都有因果性连词作标志,或添加因果性关系连词后而通畅如初。若能做到此,那答案撷来岂不如探囊取物、瓮中捉鳖一般容易?上题便没有逃出金箍棒画的圈:“(因为)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因为)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2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