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卢秀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中来,并日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前提下,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借助音响、电视、电影、动画等艺术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弥补教师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足,提高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水平,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一、激发兴趣,启发学生想象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传统的语文教学,如果单靠教师去讲解,其实很多实质性的内容学生都无法理解,而且还会觉得枯燥无味,进而使他们的思维受到了极大限制。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以及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如影片、录像等,就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和积极性。《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笔下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是全靠教师讲解,学生领会起来确实很难。笔者在上这一课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做出各种婀娜多姿的荷花图片,结全文章内容,设计出一幅空灵苍茫的荷香月色图,再配上一段音乐和相应的解说,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对文本中的景色有了较深的印象。在涉及文本文眼和感情线索时,通过录音朗读里的语气、语调的变化,适时的加以点拨,学生能够比较快地领悟。在分析文章主旨的过程中,利用幻灯片做了一些内容上互相衔接的,小问题,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将文中一些重点句子展示出来供他们参考,这样就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一步步达到教学要求
二、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要使学生感知作者的感情,首先要让学生动情。怎样才能让学生动情,人情呢?特级教师于漪的坚持“怀情而教”即以情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那么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通过多媒体使用能达到激发学生情感的目的,用多媒体技术中的配画朗读、配画音乐,可以使静态的文字具有立体感,使动态的图画更具有吸引力,音乐在教室中弥漫,学生入情入境。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传人耳鼓,加上那优美、真切的图画映入眼帘,定会使学生怦然心动,激起情感。这种意境、情感与课文相通,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每一篇文章的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通过音乐、图画传递着作者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学生的情感被激发,那么智慧之门也会随之打开,使学生在情感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例如,笔者制作的《沁园春,雪》课件,那满天飞舞的白雪,万里长城的雄伟气势,伟人毛泽东登高远眺的高大形象,无不令人动情;制作的《理想的阶梯》的课件,那首流沙河的配画诗《理想》,“载你出海远航”的诗句与缓缓驶向大海的小舟浑然一体,使人人景人情:制作的《天上的街市》课件中,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闲逛的图像,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即取决于情感心理状态。在学习中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形成情感动力,它推动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直接对话,无论是教师自身拥有的信息量,还是课堂教具的烦琐使用都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多媒体的进入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CAI超强的信息量可以让教师随意调遣各种与教学有关的信息,而课堂上一些很耽误时间,但必不可少的步骤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演示。在课堂讲课过程中,有时需要把以往学过的跟本课在内容或写作上有相似之处的文章拿来进行比较教学,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幻灯片展示相关的课文内容,这既节约了黑板的书写空间,也节省了教师的抄写时间。比如教学宗璞的《西湖漫笔》时,将朱自清的《绿》中关于梅雨潭的“绿”的描写事先做成幻灯片,在讲授《西湖漫笔》第五节关于灵隐寺中绿的描写时,通过幻灯片的展示,使学生对二者一目了然,更清晰地体会出二者的不同,进而更深入理解、感受作品的艺术之美。再如生字词的预习,教学过程中的板书等等,用多媒体演示出来,既节省时间,又简洁方便,让学生一目了然。对于教学过程中那些抽象复杂,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用多媒体来解决,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国石拱桥》CAI课件,在讲解赵州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作用时,通过生动的动画效果,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它的三种作用。可谓化繁难为简明,化平淡呆板为形象生动。以上的多媒体课件无不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起了突出重点、降低教学难度的作用,使学生易于理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四、形象生动,便于开展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寓思想教育于课堂,使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学生往往讨厌刻板的说教式教育,厌烦教师们的严肃面孔,那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又使这一教学得到了改善。如笔者在《理想的阶梯》中贯穿整个课堂中的理想教育,是通过配画诗《理想》的朗读。配画文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联系保尔的形象,插入杂文《保尔不朽》的朗读来完成理想教育,整个课堂没有一句说教式的语言,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来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学生无不心服口服。这样就使思想教育更直接、形象。
五、激发情愫,易于产生写作欲望
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培养学生从听到说,从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正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带动学生从身临其境的感知领会中过渡到图画的解说,由对课文的理解过渡到学生自己的口、笔头作文训练。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愫,产生了写作的欲望。例如,笔者在《展开想象,拓宽思路》作文课中,就借助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希望工程”、“环境污染”、“战争”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三幅图画,引导学生写作《假如我有七十二变》,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作文课因此而充满趣味。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图画展开想象,使作文课更富想象,最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教学手段已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它起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教学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把握好运用的“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其设备的各种功能与优点,将不仅扩大了知识的容量,而且激活了语文课堂,优化了课堂结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