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品社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贺祥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本文就如何在品社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品社课 激发 兴趣
  
  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之中。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活动形式:
  
  一、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为了打动孩子的心,我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进行角色表演来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如,在教学《我的家》一课时,我让学生拿着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确定自己的角色,然后说一说亲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快乐游玩的事。学生此时热情高涨,纷纷发言,有的感受到在成长路上亲人对自己的关爱,有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快乐,有的喜爱家里舒适的生活环境,有的感受到了全家出游时的欢乐。看着孩子们幸福的小脸,这时,我适时引导:从你的全家福照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感悟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爱。就这样,在彼此的交流互动体验中,我顺利地完成了教学活动的目标。
  
  二、语言描述情境
  
  根据每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语言的描述,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激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在教三年级上册《我的家乡》这一课时,在“谁不说俺家乡好”的音乐声中,我声情并茂的描述家乡昌黎县的优美景色、丰富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产生情感共鸣。用语言描绘情境确有其感染性,教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调动了整个课堂气氛。此时,学生不知不觉地也进入赞美家乡的情境中,他们把自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美景尽情描述出来,谱写了一段“爱家乡、赞家乡”的赞歌。在这节课中不仅是唱赞歌,也是对学生情感的教育,此时,我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建设家乡,努力学习、热爱祖国的情感。就这样,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形成清晰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道德观,而这正是情感教育的目的所在。
  
  三、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学习中总会产生一定的问题。问题能促使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教师都要有问题意识。在课堂中进行有有效的提问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一节课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因为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教师教学时,恰当地运用幻灯、投影、录象、录音等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并提出有效的问题。如在教学《伸出爱的手》时,我用课件出示《千手观音》的影像资料后,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提问:“这个节目是哪些人表演的,你们知道吗?我们怎样对待身边的残疾人呢?”通过创设情境,我把残疾人带入了学生的视线,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营造了浓厚的探索学习氛围,他们开始回顾周围的残疾人,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并回忆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从而产生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情感。
  
  四、游戏创设情
  
  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和竞赛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并且集体活动是陶冶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在集体活动中,孩子的情感相互感染,容易形成情感的共鸣。若能在教学中采用这种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道德情感。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做画一画的游戏,学生在画校园一角的时候,学生自由活动,找到自己喜爱的学校景观,互相间交流,把自己图画美丽的校园展示给同学们看,并且同学之间投票,选出最有创造性与神秘色彩的,可以达到全班学生共鸣的那一幅校园美景之后,找他最喜欢的同学为这幅作品签名,同学们纷纷签上自己的心理话。并且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下:你刚才找到了哪些同学?谁是你最要好的朋友?谁是你最喜欢的朋友?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从中生成另一个教学资源就是:感受同学之情,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明白要珍惜友谊。
  
  五、生活展示情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学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最高境界。在课堂中,要让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就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而生活展示情境,是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展现在儿童眼前。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爱在阳光下》这一单元中的《家人的爱》这一课时,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段。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巧设活动情境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创设探索性的活动情境,使学生感悟到思想品德问题的存在,并激发其挑战的欲望,能够扩展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的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我总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丰富、合理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在参与活动中去观察、操作、思考、探究、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使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此外,平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哑剧、相声、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3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