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钱静丹

  数学阅读能力是指从数学公式、图形、符号、文字等数学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独立地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是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的理解过程和加工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而且也是必要的。现在我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数学阅读能力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学生数学阅读教学的现状
  1.抛弃教材重资料。我们的课堂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课上得非常精彩,学生听得投入,但在课上要求学生看教材的时候很少,数学课本用的很少或者当成习题集来用。忽视了教材的工具作用和示范作用,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阅读数学课本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其实也是导致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弱的一种情况。
  2.数学表达能力欠缺。许多学生不能用连贯的科学的数学语言叙述定义、定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断断续续,断章取义,残缺不齐,不知所云;书写解题过程时主次不分,条理杂乱无章,无法用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来表述解题过程等,这主要是没有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结果。
  3.审题能力差,阅读习惯导致学生成绩的差异。几乎每个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批完作业或试卷后,让学生自己订正时,学生却会完全正确地解答出来。问他当时怎么做错了,其原因是没有仔细阅读题目,没有注意到单位不一样要换算或是抄错了数字等等。我们常常简单地归结成粗心、不仔细,其实归根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题目的习惯,缺乏与数学文本交流的习惯,缺乏阅读分析的能力。
  4.只见表面不见实质。数学阅读常出现这种情况,认识一段数学材料中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形式表述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这一矛盾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数学语言的理解常需要更多的判断、推理,语言中蕴涵的推理、判断的理由、依据须清楚明白;否则,即便语言中的概念清楚,意义明白,也不能达到数学上的理解看不见材料背后的数学模型。
  5.数学迁移能力差。对新题型、新背景、新运算、新信息题目,看不懂,读不懂,不能转化成熟悉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其实,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平时学习过分依赖老师,往往是举三反一,而不是举一反三,缺乏数学阅读能力,读题、破题、解题能力差所造成的。中考试题都会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和提出新问题来考查考生的学习新数学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数学化,仅具有文科阅读能力已明显不够,比如他们有时会看不懂某些电子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行期……表明在现代社会中要求人们具有文科阅读能力为基础外,还包括要具备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等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而数学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对培养人的分析问题能力、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要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阅读教育研究,探索数学阅读教学的特点及教育功能,认识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但学生如果对阅读的对象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就会很糟糕,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生活、数学”一课时,先创设教学情景,将第29届奥运会的开幕式的部分场景展示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吸引学生的视线,当出现奥林匹克五环时马上提问这是什么,代表了什么含义?于是要求学生主动地去阅读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问题要新而有趣,富有启发性。我们还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2.教师应将数学阅读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不少的数学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也只有在做作业遇到困难时,才翻开数学课本,教师没有重视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在学或复习完某一章节或单元后,要求学生在全面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的基础上,自己进行知识总结,以发现自己以前没有认识理解的问题,并及时阅读理解和弥补。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反复推敲,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条理清晰,概念准确。在每节数学课上能否设计至少5分钟数学阅读环节,可以读教材上的内容(定义、定理、规律总结等),也可以是读题训练等。
  3.引导数学阅读示范,优化数学课堂模式。重视阅读数学课本,首先要教师引导示范,特别在讲授新课时,应当纠正那种学生闭着书,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概念时,应让学生翻开课本,教师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逐节地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反复琢磨,认真思考,对书中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达到举一反三而非举三反一的效果。
  4.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时,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等认识活动,注重阅读的目标性,层次性,明确阅读的主攻方向或思维方向。可让学生运用不同的简单图线、符号圈点勾画不同的重要内容,标记不同的意义,以强化阅读重点与关键,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
  在阅读前教师应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难点等要害问题,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5.加强审题训练。一方面,审题是“快、准、活”解题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阅读、理解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部分,高考考查的力度逐年加大。审题三部曲:在解题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三次审题:第一次是拿到题目时,耐心仔细地审题,把握条件的关键词,包括括号内一些不起眼的条件,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迅速找出解题方向;第二次是在解题受阻时,应再次审题,有没有看漏什么条件,想想有什么隐含条件,再去考虑解题策略;第三次是在解完题后,再次回顾题目,看看所得解答与题目要求是否吻合、是否合理,瞻前顾后。
  实践证明,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以生为本,面向未来的现代数学教育观在具体教育教学行为中的体现,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阅读的乐趣及对自己学习的益处,从而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数学阅读。只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从培养能力入手,多给予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多给一些阅读时间,多给一些阅读的材料;学生就会改变只要认真听讲,多做练习就能学好数学的观念,转而从培养自己的能力出发,培养自己的数学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普遍提高。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