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反复、复杂的教育过程,在转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一定要持之以恒,一定要因势利导,使学困生树立自信心,逐步走上和谐发展之路。如何充分调动“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心理素质,已成为乡镇初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转化 问题学生 转变观念 注重过程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如果忽视了这一群体,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无法提高,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的素质教育就无法全面推进,这一群体就是"问题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该扪心自问:"问题学生"你关注了吗?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因此,如何充分调动"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心理素质,已成为乡镇初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转变观念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
   "问题学生"一般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随着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学生"有数量增加、差距拉大的趋势。转化"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管好每一个班级,教好每一个学生,必须把转化"问题学生"工作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
   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对待"问题学生":"不可救药了"、"孺子不可教也"的消极观念,树立 "问题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是有思想、有自尊、有主见、相对独立的人,他们渴望受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关心,渴望能融入集体之中的思想。如果我们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乐于接受教育。为此,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去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触动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斗争,使他们由我是"问题学生"的心理转变到"我并不差,我也有好多期待被老师、同学发现的优点",从而对自己有信心,不再消极地面对人生。
   二、注重过程是转化"问题学生"的根本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日常的工作实践使我明白了转变"问题学生"的思想、态度、作风的重要性。因为"问题学生"首先成绩大都是中下的,纪律差的通常也是成绩差的。面对这样的学生,要把教学成绩搞上去,不砸破学生心中我是"问题学生"的坚冰是不行的。
   首先是拉近师生距离,亲近"问题学生"。少指责,多鼓励,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关心,少否定,多肯定,融洽同学关系,使他们感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们,同学没有拒绝他们,班集体欢迎他们,从而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自强。这样"问题学生"就会渐渐向班主任打开心灵之门,转化也就水到渠成。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同学,文化基础差,作文一个字也写不出,最起码的拼音识字都困难,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使老师对他不理不睬,任其自生自灭。由于他什么都不懂,上课难免睡觉、吃东西,找人聊天,我理解他这种无奈。为了使他上课有所作为,我每堂课都给他布置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如抄生字、背记注释等。当他有所进步时,不忘在全班表扬他,由于我没有放松对他的学习要求,渐渐地,他在上课时也会听一些课了,成绩也由开学初的单数分慢慢地升到双数分期末考试达到及格了。
   其次是委以重任,让"问题学生"体验成功。"问题学生"虽然毛病较多,但他们身上不是没有优点和长处,只要细心洞察也不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问题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但若委以他们一些非学习上的事给他们做,他们会觉得老师是信任他们的。如我对上例中成绩差的"问题学生",征询他意见安排他午休值日,有清洁卫生的劳动让他去做,让他当劳动委员、卫生区值日组长,他都欣然接受。由于老师经常委托他参与班级管理事务,不把他当"问题学生"孤立看待,使他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一分子,在班里有价值,能够为班集体服务,从而消除自卑心理,觉得"我能行,我是老师的好帮手,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学习上、纪律上、思想上不甘落后,不断上进,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赶上前面的同学。
   第三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如同良医用药:要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也就是要找到"差"的病根。因此,首先要着手于"诊断",对学困生进行全面了解,全面分析,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源及主要因素,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主要优缺点及落后的原因,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如何?然后有的放矢,帮助他改正。
   第四是晓之以理,施之以情。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问题学生"更需要集体的温暖与师生的爱和信任。因此师生关系融洽是转化"问题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要正确地对待"问题学生",做到"四不","三会"。即不歧视,不排斥,不粗暴,不揭旧病,要与优生一视同仁;会批评,会谈心,会表扬。然后晓之以理,施之以情,利用全班同学及家庭、好友巧妙地使之密切与老师们结合,达到交流、融洽感情的目的。
   最后帮助"问题学生"树立信心,把握成功。在"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深知成功是"问题学生"最感喜悦的事,因此在转化过程中,我十分重视"问题学生"的"成功"。在班上,每一次班会,我都要把"问题学生"的事迹向全体同学介绍,尽量把有进步或有进步倾向的"问题学生"评为进步生,使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他们的意识,树立成功的信心,同时经常督促、激励其前进。
   总之,"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反复、复杂的教育过程,也是一项重要而艰难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一劳永逸。因此,在转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满腔热情,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一定要持之以恒,一定要因势利导,使学困生树立自信心,逐步走上和谐发展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8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