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情”入境 寓“悟”于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黎明
摘要:本文从新课标理念出发,强调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一堂公开课的几个有特色的具体教学为例子,从两个方面即“设‘情’入境巧妙导入 ”,“寓‘悟’于读 深入体会”入手分析,最后用黑格尔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作结,再次强调朗读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整体把握文章,领悟它的主旨。
关键词:设情 寓 感悟 朗读
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对话和交流。而这样的交流和对话是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因此,阅读教学应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它是探究问题、揭示主旨、发展思维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抓住一切训练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和朗读的态度,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朗读方式中感悟文本。
一、设“情”入境巧妙导入
新教材中选取了一些有着丰富人文色彩、优美清丽风格的美文。这些文章内涵深刻,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落差悬距。对于这样的文章,如果老师只进行口头讲解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你尽管讲得唾沫飞溅,学生还是懵懂无知。在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你还不如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个设“情”入境,巧妙设计导语,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的是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对于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我校的一位教师教学时是这样导入的,我觉得很巧妙。
师:我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
(多媒体播放起MTV歌曲《松花江上》)
师:同学们,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啊?
生1:我觉得很悲伤、凄切。
生2:我觉得很伤感,想流泪。
……
师:大家说得很好。这首歌讲的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的事变。日军整整占领了东北14年,这首歌唱出了东北三省人们流利失所的苦难生活。
(接着,老师又出示了四幅图片:堆积如山的尸骨、孤苦伶仃的三岁婴儿、日军活埋中国人和刺杀中国老百姓的镜头。)
师:这就是日寇侵略中国的累累罪证。那时,许多东北人只好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处流浪……今天我们要学的《土地的誓言》,就是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
沉痛而又精彩的开头!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位教师以视听直诉心灵的方式感染学生,又以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内心情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种设情入境式的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也是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
二、寓“悟”于读深入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页表述得很清楚: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人们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我认为这里说的“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指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其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提倡诵读。诵读是体验情感的过程,是加强领会的过程,也是审美情操养成的过程,更是学生们自我感悟、自主体会的过程。
上面提到的这位老师在教学时采用了两种朗读方法:
1.边读边悟法
他是这样教学的:
师:找到“誓言”了吗?
生:找到了。
师:谁来说说?(一个学生站了起来)好,有同学站起来了,很勇敢。请说。
生:61页倒数第6行,“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到最后。
师:好。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一下,体会其中的感情。
(同学们自由地读了起来)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有几个学生举手了)
生1:我读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师 :你从哪句话中读出来的?
生:从“我向那边注视着――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师:你能用思念的语气读吗?
生1:能。
师:请。
(生1沉重又缓缓地读了起来)
师:读得真好。还有吗?
生2:我读出了对侵略者的憎恨。
生3:我从“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解放!”
师:说得好,请你用坚定的语气把这句话读出来。
(生读。)
生4:我读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的思念。
师:还有吗?
生5:我读出了作者甘愿献身的精神。
师:“甘愿献身”?回答得好,那你能把这段文字读一下吗?
生5:能。
师:读出这种感情。好吗?
(生5有感情地读了起来。)
师(归纳):这几位同学们说得真好。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对侵略者的憎恨,更能读出作者甘愿献出自己生命的豪情。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段文字,要读出这种感情。预备起――
(学生齐声朗读这段文字)
2.读中有悟,悟后又读法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贯彻执行《课程标准》,在设计教学方案和具体教学活动过程中,无疑要更好地体现开放性和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我想这位教师最后的结语很出色。
师:同学们,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会怎么做?
生1:我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生2:我奋起反抗。
生3:我去参加革命。
――(连听课的人都笑了起来。)
师:太好了。出现了许多的爱国志士。下面我们再一次感受作者的“誓言”。来,全体起立,一起读“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预备起――
(学生全体起立读“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全场变得异常肃穆。学生读得很有激情。这时,下课铃响了。)
这里,老师让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前又感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全体起立”来读,使在课堂里的每个人(包括听课的老师)都感受到热血沸腾,领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部分很好的体现了《课标》理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育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对于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做到了最完美的启发。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诵读,因为“悟”从读中来。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名著《小逻辑》中,讲了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事物都是千差万别的,同学们在接受教育时的领悟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师就应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整体把握文章,感知其中的意思,领悟它的主旨。如果老师总能创设情景或提供诵读机会让学生自由感悟,做到“设‘情’入境”,“寓‘悟’于读”,那么这些学生必然会是有活力的学生,有潜力的学生。既如此,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尹彬.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教育,1998,(9).
[2]张洁.朗读与朗读教学辨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钮晓苏.论如何发挥朗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J].新西部,2006,(12).
[4]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
[5]倪文锦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6]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