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金玲
摘 要: 本文从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出发,浅析该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二语习得理论是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与语言教学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其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1)习得与学习相结合;(2)提高语言输入的数量与质量;(3)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营造现实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二语习得 大学英语教学 启示
引言
二语习得理论是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二语习得的早期研究是以教学为动机, 起源于解决实际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从语言范畴扩展到许多相关学科,研究者探讨的主要问题变得更具理性,形成理论纷争时期。这些理论与语言教学有着潜在的相关性,对语言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充分了解有助于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学习与理解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充分的指导意义。
一、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学习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80年代初,受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习得机制理(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的启发,克拉申(Krashen)建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内极有影响的理论就是克拉申的监控理论。该理论包括习得与学习区分假设、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监控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克拉申对语言学习的全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释,不仅涉及到语言习得的过程,还包括语言的输入以及语言输出过程中语言内部系统所起的调节作用。
二、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习得与学习相结合
二语习得者有两种获取语言能力、内化目的语的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习得”,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二语习得者通过自然习得,以无意识的方式用目的语进行交流,语言能力也随之提高。另一种方式是“学习”。学习是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过程,学习者完全意识到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他们通过努力,有目的地学习、讨论有关语言规则。习得过程与学习过程是相互独立的,学习不可能转变为习得。语言学习并不能发展为交际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重视语言形式教学,又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强调语言形式和功能的融合。学习和习得不可分离。不能一味注重习得,忽视语法教学。语法教学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强调语法知识的同时,要提高语用意识,要挖掘话语的交际功能。
2.提高语言输入的数量与质量
在二语习得和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根据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导致语言习得的关键。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否做到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根据输入和输出理论,为了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和达到新教学大纲对他们的要求,学生们应该接触大量的输入和进行大量的输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接触比他们现有语言水平稍高一点的语言材料,如杂志、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等等,并且要多说多写,英语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
要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在增加语言输入量上下功夫。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课内教学的时间外,还应大量增加学生课外听和读的数量,让学生坚持每天30-60分钟的课外听和读,听读那些有吸引力的材料。另外,在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提高输入的质量。克拉申在1982年还曾提出:对于新的语言材料输入,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并吸收。一是教师采用简明易懂的方法进行输入,一是学生充分地利用上下文。他认为一个好的语言教师,无论学生目的语的能力如何,他都能使输入的材料为学生所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调控语言输入的难度,提供适量的语言信息和语言知识,如语法知识、文化背景等。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充分利用他们本身已具有的语言能力,有效地推导有关联的意义,达到正确地理解。
3.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几乎全部都放在了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上。人们普遍认为,在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然而,在学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心理的内在发展和他们的心智能力,而不是客观刺激和强化的作用。根据教育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英语作为工具获取信息的实用性,对学生加强学习动机教育,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及时对学生的进步鼓励,使他们在参与语言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我国的学生大多很爱面子,上课常常害怕出错而羞于开口,对老师的问题也很少主动回答。为了减少这方面的焦虑,教师不应该过分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在交际过程中或众目睽睽下有错必纠,因为那样往往会加重学生怕出错的焦虑,不少学生还会被吓得不敢在公共场合开口说英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注重语言的交际能力,对学生在交际中所犯的错误宽容对待,鼓励他们多开口。同时,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断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焦虑程度降到最低。只要他们充满自信,勇于实践,就能促进信息的有效“输入”,促进语言的“输出”,获得理想的英语学习效果。
4.营造现实的学习环境
语言意识只能在充分的环境下才能获得,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这样的一个语言环境,即它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场所和机会,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能激励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一个词或句子或一项语法规则的同时,也掌握了该语言形式的使用情景。有了这样一个环境,学习者的语言意识才能逐渐培养起来,从而最终达到正确掌握及使用外语交际的能力。
总结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是在长期实践研究中获得的并得到了国内外专家不断推广和应用,对改进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多启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动态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充分考虑学习者情感因素,使英语教学更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规律,从而达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们应根据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彪.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武警学院学报[J].2006年6月,第22卷第3期.
[2]陈清.论二语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文教资料[J].2007年2月号中旬刊.
[3]武颖.浅谈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教学.现代企业教育[J].2006年第12期下.
[4]何培芬.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J].2007年2月第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