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诗德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在“课”上下功夫,必须注重自身的魅力,注意朗读的技巧,利用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展示教师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最有效也是最持久的动力是学生每天相见相伴的语文教师魅力。教师的魅力来自于他的思想深度、学识修养、语言的感染力及人格的吸引力。如果每一位教师都像表演艺术大师那样注意自己内在动力的表现,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情趣,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具有较强的审美意识的教学风格,学生一定会被教师教学魅力所吸引,从而激发思维活动,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1.教师应具有独特深刻的思想魅力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佳作富有感染力,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枯燥无味呢?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探求、发现思想的火花,讲不出或不敢教教材所包含的多层意义。作为教师,如果观念落后于社会,对教材的理解仅限于“书云亦云”,怎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对课本分析具有大胆的设想和创新,给求知欲望很强的学生以启迪和指导,以教师深刻的思想魅力感染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
2.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一个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如果教师具备了较高的艺术修养,那他的教学就如室中养有兰花,散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馨香。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教师常出口成章,名言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教师的文学功底外,也会主动背诵,欲与教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
3.教师应注重教学的语言魅力
教学语言指的是课堂教学使用的口头语言,他是教师传达信息、学生达到学习的桥梁。因此教学语言不仅要规范化,而且要艺术化。学生最怕教师讲大话、空话、套话,最喜欢听教师讲新鲜的话、幽默的话。
4.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人格魅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些方面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的都是人类真、善、美的东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进步、正义、文明的化身。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以师为范”的内驱动力促使下,学生才会勃发起学习语文的激情,不由自主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声情并茂,产生共鸣
教师饱含感情的范读可以营造情感氛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范读时教师不仅要流畅地读出文章,还要注意抑扬顿挫,传达出作者的感情。中学语文教材既安排了形象性极强,富于感染力的诗歌,又有感人至深的散文小说。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内容和风格,读出情感和韵味,或慷慨激昂,或凄婉哀怨,或柔情万种。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师生产生共鸣,学生很快进入特定学习情境中。
三、利用多媒体,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语文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扩大了教学信息量,开拓了学生思路,也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春》一课时,教师展示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再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学习,其乐无穷。
四、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激发学生求知欲
杜勃罗留波夫认为,当人们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灵活地采用各种适合的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勉为”转向“想为”。教法单一、千课一法往往是造成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重要原因。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教师在教学时要因教材制宜、因学生制宜、因需要制宜,各种教法灵活运用,交替运用,使学生常有新鲜之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活泼生动、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达到“想学”的效果。否则,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灵活的处理,让学生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画一画、演一演,化静为动,从而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如学习现代诗,教师可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同时运用诵读法、范读范背法、启发比较法,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情景,去感悟、体验。再如七年级说明文的教学,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教法,围绕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多练、多度,理解文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进行复述,如全班复述、分组相互复述或个人自行复述,等等。学习散文,教师可因课文而异,有的可直入重点,中间突破;有的可篇末入手,逆推导读;有的可抓住一点,辐射全文。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此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开展课前即兴演讲活动,具体做法是学生演讲三至五分钟,然后教师做一个简短评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提高了。
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趣,乐中求知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如果有一定的幽默性,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标点符号时,我插入有关标点符号的笑话,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引得学
生捧腹大笑,在笑声中懂得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六、拓展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知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训练对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在扩大阅读视野中保持学习兴趣,教师应认识到教材不过是范例,要以课本为点,不断向学生推荐可读的好书、名篇和与课本相应的文章。这样由课内到课外,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阅读量,能够丰富学生的指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应把学生置于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