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 磊

  摘 要: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培养兴趣 参与实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到愉快。”教育家都强调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各个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产生愉快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值得琢磨一番的。在教学实践中,我经过尝试,受益匪浅,现就这一话题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认识。
  一、有趣的教法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首先,好教师都是热爱学生的。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说:“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爱才能触及心灵。”因此,每位教师都要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在学生心中散发着芬芳,从而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
  其次,一位好教师应该时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自己的课堂精益求精。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语文课上力求做到或以真挚的感情打动人,或以深刻的哲理启迪人,或以丰富的知识充实人,或以风趣和幽默吸引人,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深深地吸引学生。
  最后,好的语文老师应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语言为载体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上我们追求风趣、幽默,追求语言上的抑扬顿挫,这需要教师有驾驭课堂的本领和过硬的语言基本功。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留下无比深刻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的语言诙谐、幽默。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自身语言能力的提高,力求用自己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教师为之精心设计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二、实施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进步,教育手段不断更新。这些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和手法常以音响和动态画面同时传播信息,而且图形、声音逼真,色彩鲜艳,画面精彩动人。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学习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轻松地去学习。同时视觉图像的传达的信息量比其他手段传达的信息量大很多倍。此外,用语言表达不出的内容可用它表现,便会形象直观,让人易于理解接受,节省教师教学的时间,提升教学效益。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精心设计或搜集一些摄像材料,自己制作教学软件。如在教学《祖国山川颂征》这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收集了许多祖国的名胜古迹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风光,体会祖国山川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有学生完全参与,有现代的教学设备,激发出学生学习的语文兴趣,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
  三、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
  课堂调控,一般包括进程节奏的控制、气氛的适当调节和学生注意力的调适等几个方面。
  1.调控课堂氛围。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作出否定的评价,而不是高高在上,应贴近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催促思维。教师要对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2.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抓住中心,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是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所以,新课的讲解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简炼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部位,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生自己独立尝试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或引导学生再探究,寻找到结论,发展智能。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表意见,使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书本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熏陶,
  例如,在进行《史记》选读的教学时,如果教师死抱课文,逐段分析,就会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但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比如《项羽本纪》中精彩的巨鹿之战、霸王别姬和东城之战,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参考书理解情节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给其他同学听,并谈谈自己对项羽的看法,也可将项羽和刘邦比较分析。课堂教学过程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努力构建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合作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教学理念。学生乐于参加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真正达到了“我要学”的学习境界。
  四、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1.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爱上阅读。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老师们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增加作业的数量和提高作业的难度。学生承受着学习的重负,失去了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学习其它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头脑早已被课业的重负压昏了,早已厌倦了这样的读书方式,还有什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入手,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行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有适当的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有益的活动,感到学习不像做苦力一样难于承受。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学习的兴趣也逐渐激发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不仅仅是简单的认知过程,更是交流、批判、提高的过程,只要潜心其中,就终有收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就知道读书的魅力和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和高考对阅读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引导学生深层参与以及多维解读,让他们看到阅读世界迷宫般诱人和神话样的美好。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展开阅读探究活动,就必须给予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的放矢,有所收获,才能培养阅读兴趣,减少盲目随意。任何文本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在进行方法的引领以后,就要放开手脚,让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体。优质的阅读是给知识注入生命,给生命融入知识,即让生命和文本互动互融。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开展一次读书会活动,在读书会上学生们畅谈一星期所读的书籍,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几个星期下来,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很有兴趣地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兴趣。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学生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努力去参与,直至自己得到满足为止。因此,我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兴趣,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
  (1)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结合学习内容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词语接龙、成语游戏写字比赛、猜谜语等。如教完《史记》选读,要求学生把《史记》里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同时举行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2)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如以“怎样培养青少年的成人意识”为主题,向学生公布基本书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
  (3)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机会。创办班级板报。学生自己结伙,三人一群,五人一组,你组稿、我排版,闹得不亦乐乎。这种自由的形式正为发挥学生语文能力提供了缤纷的舞台。
  (4)举行辩论大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锻炼,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如开展“中学生该不该早恋”辩论赛。因而,有人把课外活动叫做第二课堂,其实,语文学习中的许多硕果都是在第二课堂中取得的。
  虽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就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习,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变成愉悦心灵、提升素质、发展思维、反思历史、感受现实的必经途径和过程,他们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就一定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