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工业用电设备》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常明 张黎强

  摘 要: 《工业用电设备》是供用电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本文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角度出发,根据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需要,分别从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目标、教材选取、课程安排、课时分配、学情分析与对策、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 《工业用电设备》 课程教学 探讨与提高
  
  《工业用电设备》是供用电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掌握职业岗位服务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工业直流电源、工业交流调压电源、工业脉冲电源和工业变频电源的电路基础,以及泵与风机、工业电炉、电焊机、直流用电设备与电源、照明器、制冷空调设备等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用电情况和节电技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具备熟悉各种工业用电设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能广泛应用于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组装、维护、检修、用电和节电措施等方面。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内容抽象、概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课程内容,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
  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1课程理念
  课程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行业导向与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和职业素质。坚持能力本位观,以模块(项目)为载体构建内部结构,以任务为中心构建教学内容结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我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坚持“以理论为基础,以各种工业用电设备为手段,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进行《工业用电设备》教学设计,弱化理论,强化应用,以突出专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1.2具体思路
  1.2.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由职业教育专家、专业教师、电力行业工程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一线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研究讨论,制定用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实施的岗位能力标准,把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建立课程标准。
  1.2.2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2.3突出工业用电设备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性、用电情况和节电技术的应用,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简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1.2.4综合应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物教学法,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工学交替,任务驱动进行课程教学。
  1.2.5合理选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既考虑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又考虑相关知识向课外延伸及拓展和基础知识的巩固,利用实验过程进一步化解教学难点,并为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而服务。
  2.课程教学目标
  依据对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调研和学生就业情况反馈,本课程以维修电工、电气试验工、电气装配工、电气检修工为工学结合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工业用电设备安装、维护、检修、用电和节电的职业岗位技能。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
  2.1课程认知目标
  2.1.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2.1.2掌握工业直流电源、工业交流调压电源、工业脉冲电源和工业变频电源的电路组成元件和原理分析。
  2.1.3掌握泵与风机、工业电炉、电焊机、直流用电设备与电源、照明器、制冷空调设备等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
  2.1.4掌握上述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用电情况。
  2.1.5熟练运用上述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节电技术。
  2.2课程能力目标
  2.2.1能够协作完成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接电、用电问题。
  2.2.2能够根据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生产中的节电问题。
  2.2.3具有安装、维护与检修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能力。
  2.2.4具有自学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2.5具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2.3课程情感目标
  2.3.1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3.2具备一定的沟通知识和技巧。
  2.3.3具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
  2.3.4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课程教材的选取和特点
  本课程教材选用由王鲁杨教授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工业用电设备》。
  3.1本教材把贴近工业生产的常见用电设备作为教材的引入点和出发点,融相关知识于一体,突出综合素质培养。
  3.2针对性强,充分考虑到高职高专学生的接受能力,坚持高职高专“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精简了繁琐的理论分析,前后知识衔接紧密,表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3本教材文字应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便于学生或学员阅读理解,并且引入了行业或专业最新技术和成果。
  4.课程安排和课时分配
  本课程按照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在第四学期讲授。课程教学总教学时数为72学时(理论教学为36学时,实践教学为36学时)。具有分配如下:第1章工业电源基础理论为6学时,实践为6学时;第2章电力机械设备理论为6学时,实践为6学时;第3章工业电炉理论为4学时,实践为4学时;第4章电焊机理论为6学时,实践为6学时;第5章直流用电设备及直流电源理论为4学时,实践为4学时;第6章电气照明理论为5学时,实践为5学时;第7章制冷与空调理论为5学时,实践为5学时。
  5.学情分析与教学对策
  学生的见识和专业知识有限,没有见过各种工业用电设备,对专业领域只停留在感兴趣和表面认识阶段,不能很好地将前后所学的知识和实际串联起来综合运用,常常有不知所云之惑。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采用因材施教、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例如通过采用多媒体演示、实物教学、讨论总结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6.课程教学手段
  该课程教学手段综合应用“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情感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单一式的不足,从而让老师易教、学生易学。
  6.1板书课程每节重要内容的提纲,让学生一目了然;板书理论计算,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分析、推导,使学生通过前后比较、联想,更能够接受公式的计算和理论的分析。
  6.2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信息量,借助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善教学效果,开阔学生思路和眼界,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到生产现场进行录像,然后通过剪接、动画、配音制作成视频。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时效,又非常直观,便于理解。同时,利用电子教案,以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内容,缩短课堂板书、挂图的时间。这样,在相同的时间内也可以传播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6.3采用互动式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做到师生互动。这包括在授课过程中师生眼神的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等。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
  6.4采用情感式教学。专业基础课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语言既要通俗易懂,还要风趣幽默,要让学生了解这门课在整个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和意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如学生未专心听课,上课打盹,主动和他们交谈,了解情况,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近感,由愿意接近老师到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严格考试制度,不给人情分,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发挥其应有的激励警示作用。
  6.5最新知识进课堂。除了选用新教材外,教师要通过阅读期刊、杂志了解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学术交流了解新见解、新理论;通过网络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
  7.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应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其中:学习态度和阶段性学习效果占10%,自学能力占10%,表述能力评价占10%,团队协作能力占10%,理论和实训部分占60%。理论部分又由70%的笔试成绩和30%的平时作业及课堂练习成绩组成。
  8.结语
  我通过上述课程教学设计对我院供用电技术专业的四届级学生进行课程教学后,取得了明显教学效果。
  8.1学生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8.2在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8.3使学生掌握工业用电设备的结构、原理、特性、用电情况及节电技术,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了快乐学习。
  8.4课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实现专业技能向综合职业能力的转换。
  8.5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8.6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和教学督导的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Z].2006.
  [2]王鲁杨,王禾兴.工业用电设备[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刘佩芬,谢芳,邓润叶.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1):42-46.
  [5]赵巧娥,苏小林,武晓冬.高职供用电技术试点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4:120-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