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中的跨文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磊 王琳
摘 要: 英语阅读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更加注重了解不同的文化以达到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目的。文化差异存在于词汇、句子、语篇中,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 英语阅读 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敏感性 跨文化教学
英语阅读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基本技能,而且要通过这些技能来获取知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英语阅读文章的题材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原则的第四条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外,还要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
语言和文化都具有社会、民族的属性。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导致了它们各自语言表现形式上的千差万别。“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载体。在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讲解词汇意义、句法意义或语法意义,还应挖掘出其蕴涵的社会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符号之外的文化意义,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一、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1.词汇层面
语言是交流的基础,是表达个人意图的最直接方式。世界上多个文明孕育衍生出多种语言,而无论何种语言都有它的构成基础,就是词汇。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通常也是表意的基本单位。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牵涉到许多联想的意义”。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词的理解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有时甚至会大相径庭,如英语中dog给人以“友好”、“善意”、“同情”等联想和情感,像“Love me,love m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等,而汉语中的“狗”却给人以“低贱”、“仗势”等联想和厌恶之情,如“狗腿子”、“狗仗人势”、“走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
颜色作为文化的载体,其意义差别在中西方文化里是非常显著且不容无视的,比如白色在汉语里表示“不祥”,如“白色恐怖”、“白事”(丧事);而在英语里,白色是西方人最偏爱的颜色,尤其是white一词在英语的应用中更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在《圣经》记载的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洁白的翅膀,头顶白色光环,因此白色有纯洁美丽、可爱动人的意思。如:“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Snow White”(白雪公主),还有英美国家中婚礼的传统之一,就是新娘要穿白色的结婚礼服,戴白色的头纱,手捧白色的鲜花,因为白色象征着新婚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同时,白色还象征了正派、诚实、公正。如:“white light”(白光)表示公正无私的判断,“white spirit”(高尚的精神)。汉语里把表示色情内容的东西称为“黄色”,如“黄色书籍”、“黄色电影”等;但英语里的“yellow books”并非指汉语里的“黄色书刊”,而是指政府或议会发表的报告书,即“黄皮书”。英语里表示色情的词是blue,如blue films(黄色电影)。
2.句子层面
文化差异对阅读理解的干扰不仅存在于词汇层面,还存在于句子这一层面。虽然句子是由词汇构成的,但绝对不是所有词汇含义的简单堆砌。句子层面蕴含的文化差异也会对理解构成障碍,如:The locals insisted that you can smell the mass graves of Auschwitz in the glasshouse,and that the heavy sweet flavor of death emanate from this one black rose.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村民们坚持说你会觉得那间温室里好像有许多奥斯威辛人的坟墓,而且你还会从那黑玫瑰散发出的香甜气味中嗅到死亡的气息。学生仅从字面很难理解这句话,主要原因是这段文字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关的历史背景。在德国法西斯建立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中,一位幸存者用二十五年的心血栽培出一种罕见的黑玫瑰,以寄托他对集中营难友的哀思。了解了这一历史背景后,学生便对这段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俚语和成语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千百年来语言使用的积淀,其约定俗成的含义给中国学生的阅读带来了障碍,如果按字面意思而望文生义,可能会贻笑大方。如:John can be relied.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如果将此句理解为“约翰是可以依靠的,他不吃鱼,只玩游戏”就大错特错了。要理解to eat no fish和play the game的真正涵义,必须了解英国历史上的宗教斗争。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只允许吃鱼,新教推翻了旧政府后,为了表示忠于新教,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to eat no fish”就有了忠诚的意思。“play the game”成了“遵守规则”之意,进而转义为:“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了解了这两点以后,此句的正确译文为:“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
3.语篇层面
语篇是另一个层面的文化现象,英语语篇与汉语语篇有许多不同之处。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英汉段落在组织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在统一性的问题上,汉语段落会更加宽容,螺旋式的展开方式使汉语段落可以“迂回而言它”;英语段落则单刀直入,极力避免任何偏离主题的句子出现,在内容上实现高度统一。在汉语中更多地以“意合”的方式来体现;英语段落则使用显性手段明确地做出标记。多数汉语段落的完整性要跨自然段来实现;英语的自然段则往往就是意义段甚至可以等同于小文章,结构上很完整,圆满地交代清楚主题思想。在这一点上,英语文章有时会显得比汉语文章更“直白”更能理解,但由于前两个层面的干扰,在总体上,还是会英语学习者带来不少的障碍与困难。
二、英语阅读中的跨文化教学
首先,建立并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初级英语学习者,英语教师应向他们灌输学习的主要目标除了掌握英语语言,诸如词汇、片语、句型、语法,还不能忽视重视文化学习。要纠正他们“阅读就是为了扩大词汇量和掌握阅读技巧”这些片面的观念,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化渗透”和“文化旁白”的方式,给学生以正确的文化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其次,英语阅读课教师应该把培养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提高文化识别和理解能力视为相关联的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信息的同时,提出启发性文化问题,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还可以补充一些课前准备好的“文化片段”或“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文化信息。在学习语言的各个阶段和方面,注意挖掘、发现文化现象和文化涵义,与汉语文化作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最后,推荐在课外阅读大量的国外优秀作品,题材应该是多样的,可以包括社会、爱情、侦探、科幻等,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和读后心得,可以分小组让成员交流心得。教师可以利用适当的课堂时间和一定的课外时间跟学生一起讨论,以丰富、完善、深化对文化现象及其深层根系的认识。另外,定期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像“文学座谈”,活动方式可以是介绍、评论、讨论、辩论、表演和其他,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聚焦去看同一文化现象,或从同一视角看不同的文化现象,以便学生对目的语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结语
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手段。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并不代表你就具有了能用这门语言去和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因为阅读不是简单的译码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技能。学生的理解能力除受到掌握语言的熟练程度的制约外,还受到民族文化的制约。英汉文化的差异在各个方面都可能对中国学生的英语阅读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仅要传播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要介绍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排除母语的干扰,从英语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消除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董亚芬.修订《大学英语》为大学英语上新台阶作贡献[J].外语界,1997,(2):19-23.
[3]王初明.背景知识与语言难度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2):32-36.
[4]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廖道胜.中国学生英语阅读中的文化障碍[J].外语教学,2001,(4):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