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提高有效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寿珍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与现实生活类比模拟等各种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有效课堂教学。只有有针对性的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才能提高有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才是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也是新课程理念执行者执着追求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类比模拟;实践体验;合作猜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72-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机械地接受概念,公式,法则等,而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以多种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数学课程理念的体现。因此教师要变记忆教学为思考性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
一、利用与现实生活类比模拟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认识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到的知识,有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潜意识。如果教学中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再现的或模拟于课堂之上,给学生呈现一个或多个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就能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数学化操作过程中,既获得了数学知识,又学习数学方法和训练数学思维。
二、利用数学实践与过程体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基于“做数学”的理论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数学实践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体验数学,从而使学生在行为投入的过程中,认识水平和情感水平都得到发展。例如:在复习教学“量与计量”后,我给学生布置了“目测估计与实际测量”的活动,即选定事物,目测物体的长,宽或面积,将数据添入表内,然后实际测量,可以是个人活动,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再将测量的结果填入表内。可以想象,学生在进行这样的活动时,远比单纯的填空,判断,套用公式计算的的参与程度,主动性,思维品质的发展更高的多,对学生数感的建立效果也好的多。过程是学生学的过程,要尽量减少教师“说教”,让学生亲历亲为,突出学生“在做”。在过程中,应该有能引起学生思考数学问题,要让学生能过过程的体验,发现数学现象,探索数学规律,把握数学思维和方法。
三、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创设合作情境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活泼好动,但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运用了各种“玩耍”活动,这种氛围的创设满足了孩子的天性,学生也在真玩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数学知识。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中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潜力充分开发出来。
四、利用童话、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创作或者改编不同的童话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童话故事所创设的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时,就改变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童话故事:大头儿子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小头爸爸想让他自己学管理零用钱,就对他说:“我给你10元钱,吃五天早餐。”大头儿子听了直嚷嚷:“10元,太少了。”小头爸爸又说了:“那给你20元,但要用10天,怎么样?”大头儿子听了还是嫌少,试探地问:“爸爸,再给多一点儿行不?”小头爸爸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地样子说:“那好吧!给你50元吧,不过要用25天,该满意了吧?”这时大头儿子高兴了,小头爸爸也笑了。故事讲完了,班上的孩子也情不自禁的笑了。这时,我意味深长地问:“你们说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这时我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五、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来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来设疑,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温顾知新,可以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当教学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知识”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动手操作的练习:“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纸片分别测量出书本,课座的面积”,紧接这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动手操作的练习:“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纸片测量出教室的面积”。在新的联系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困难,产生了“有没有大一点儿的面积计量单位”的想法,接下来进行“平方米的认识”的教学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学生急于解决这一认识冲突的欲望便形成了推进课堂迈向更高层次的动力。
六、利用猜测、联想来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或“算法多样化”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猜测,联想,并采用自己所熟悉的方法来进行验证,拓展,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成为一线教师投身课改,努力追求的潮流和时尚。但在实践中我们应避免为情境创设而创设,使情境创设成为一种摆设,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笼统地进行情境创设。同时,我们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倡导教师创设性的开发和建设教材,新教材为我们呈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精致的教学情境,但那仅仅是一个例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千篇一律地套用教材,而应结合学生实际与课堂实际,有针对的展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提高有效课堂教学,这才是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所在,也是新课程理念执行者真正执着追求的精髓所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