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实践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皇治军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相关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和调查研究、分析研讨来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激发情趣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适当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和工具,创设情境式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得出数学规律或建立概念。本人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思考,并提出粗浅的看法,和同行商讨。
  
  一、探究活动不仅仅是学生的单向过程。而是师生主体互动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相对于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还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必要、准确的指导。在探究活动中既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又不能对学生的探究过程横加干涉,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来进行,否则,都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所以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索,更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只有师生双方的和谐互动,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比如我在教学《二次函数》一节时,原先是设计成完全开放的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后,让学生观察、讨论、猜想二次函数的性质、图像,然后自行设计探究方案、通过小组合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明显感到很多学生探究结果离题太远,甚至有的学生对老师的意图也不甚明白,结果只能在教学中途重新改变教学策略,从而打乱了教学计划。由此,我感觉到虽然教师原先有好的愿望、全新的教学理念,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事先研究学情,认真考虑学生的现状,对探究过程可能出现的障碍不能做出预期,而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就不会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事实上,探究性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形式,教师和学生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他们分别通过自己的能动作用,履行自己的职责,相辅相成。如果师生任何一方消极被动,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弱化自身的作用,放弃主体的地位,探究性教学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努力探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失误报以宽容的心态
  
  正如前文所说,由于认知水平、能力素质、操作技能等诸多原因,学生的探究结果有时与教师预期相差较大。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探究方法。切不可因学生的失误和缺陷打击学生、挖苦学生。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思维迷茫时及时点拨学生,在学生失落时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表扬激励。当然,教师在课前分组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交流。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认识到互相合作才能实现活动目标。
  我在教学《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节时,我让每一个小组的同学用尺规做出一个三角形,做三角形时各组先讨论做法,然后让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演示。学生的活动热情很高,大部分小组都归纳出了判定定理。但是,有一个小组,归纳的结论几乎与定理本身大相径庭,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嘻笑。在交流时,该小组的代表很不好意思,他说:“我们的结论存在问题,可能是我们选择的三角形太特殊了,不具有代表性,导致探究活动的失败。”但我在最后总结时对所有同学的探究活动都给予了肯定,并对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表示认可,请每一位同学对那一组的同学报以宽容的态度。另外要求每位同学就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原因,课后继续完善、讨论。虽然教学进度被打乱,教师还花费了一点时间来组织评价,但却让所有同学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新的、更深一步的课题,也正是当前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
  
  三、教师应创设探究活动,启迪学生思维,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
  
  发明、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阶梯,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作为教师,更应将学科知识的内容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不断引导,适时启发,将探究型课堂打造成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将探究性教学塑造成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课中,我创设情境,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30米,又走了5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那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的代表说出本组成员的想法:①先向东走30m,再向东走50m;②先向东走30m,再向西走50m;③先向西走30m,再向东走50m;④先向西走30m,再向东走50m。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共享发现,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讨论,很快有学生得出以下四个等式:(+30)+(+50)=+80;(+30)+(一50)=-20;(-30)+(+50)=+20;(-30)+(-50)=-80。最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结合上面的算术,让学生总结、归纳,得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通过这样的活动的创设,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过程、感知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而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设探究性课程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数学教学中实现态度、价值、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的最好载体。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的设计具有探索性和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才能真正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的新型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