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红梅

  摘 要:语文是五年制的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的必修课,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也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简单地探讨一下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五年制 高职 语文 教学
  
  根据五年制高职生的特点,特意开设了一门公共基础课――高职语文,作用就在于帮助高职生能够在结束了初中教学后,还能够继续接受到人文主义的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使他们不断地进步,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
  一、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局限于教材
  对于教材和实践的结合,已经是呼喊了很久的口号,但事实上做到的却不多。我国仍是以分数定好坏,所以教师也不得不重教材教学,而轻实践教学。尽管要想学好语文是需要长时间生活累积的,但教师却就偏偏以课堂教材教学为主,忽视了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只单纯地、一味地研究课堂上的、教材上的、试卷上的内容。
  2.教学没有融合职业教育
  五年制高职院校有它独特的特点,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以后,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习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五年后学有所成,才能全方地投入工作当中。这也就是说,五年制高职语文的教学,必须与学生自身的专业相连接起来,在专业累积中提高语文的文化素养,在语文的学习中,融入专业的领域。
  3.学生的学习现状差强人意
  学生对于学习与现实之间,是充满了矛盾的。他们在确认学习的重要性的时候,又怀疑学习的必然性。可以说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目的的理解,是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他们的内心或许充满渴望,但现实中却又厌倦。这种矛盾的心理,其实也折射出了传统五年制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
  二、如何进行好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
  1.注重实践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除了要在知识点上为学生打好基础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交往的能力,以及毕业后的就业能力。五年制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教学,并切实地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水平。
  2.实施个性化教学
  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需求。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外,更要体现出各个专业的特点。有些专业需要突出写作、有些专业需要突出听读,总之,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不同的专业作为根据点,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教学。
  3.创新学生评价机制
  尽管我国仍属于应试教育,但五年制的高职院校教师却不应该凭借试卷就对学生的语文成绩进行评价。要注重考核的过程,但要淡化对考试目标的要求。其实语文的评定完全可以抛开试卷的局限性,而细化地分为口语成绩、书法成绩、作文成绩、演讲成绩等等能力方面测试评价,这样才能客观地认识到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4.强化师资建设
  任何学校想要做好教育,必须要做的一点就是扩大师资力量。毕竟课程的实施是要靠众多一线语文教师来实施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就是学生的模范个例,对学生有绝对的影响力,所以要想全面地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关键在于教师;要想全面地提高新课改后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
  三、总结
  目前,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除了本文讲述的,还有很多很多。而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真正地让语文课堂能够“活”起来,不仅使课堂的气氛活起来,更要让知识要点活起来,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所以教师要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参考文献
  [1]高雅杰,郝春生.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
  [2]何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4.
  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通州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