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由“境”生“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祥菲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创设教学情境”,所谓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它对于课堂教学起者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所以创设情境很重要。但是怎样由“境”生发出相应的或是教师想要达到的“情”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合理”的境
  在《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句是史铁生对人生,对命运的苦苦追问,是一个严肃的关于生命的思考。但有的学生读到这儿居然笑出了声,他们认为作者实在是太可笑了,怎么会连续几小时想这么一个问题。为了把学生带进课文,有很多教师会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境”:假如你是史铁生,你会怎么办?这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现今的中学生大都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是在蜜罐中泡大的,对生活的磨难和无奈没有体会,对史铁生艰难的、苦难的处境更是陌生和茫然。要想让他们走进史铁生的内心,生发出“情”来,必须结合课文营造出特定的环境:文中的作者有着不幸的人生经历,当他正值最“狂妄”的年龄时下肢瘫痪,他的精神几乎崩溃,而在地坛里他却获得了新生。在这样的典型情境中,学生理解了史铁生的苦痛,对他也产生了同情和钦佩之情,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会顺利完成。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勾画“愉悦”的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之前,我用投影展示一幅关于荷花的视频短片,只见画面上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塘,“田田”的叶子将荷塘完全覆盖了,叶子中间点缀着粉红色的花朵。一阵微风吹过,碧叶翻飞,荷花飘香……,这一切仿佛让大家置身其中。学生也在这样的意境中满怀诗情画意地走入课文,当然能更好地理解文意,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意教师的言行,描绘“生动”的境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很强的示范性,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与其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到位的语言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情境,在学习不同风格,不同文体时,要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变化语音语调,调整音高音量,做到高低起伏,疏密相间,使之和谐动听,错落有致。例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如果教师用一成不变的语调一口气读完,那么这首词就显得呆板,无生气,周瑜的年轻英俊、意气风发,苏轼的怅然若失、酾酒临江,就会在这波澜不惊的朗诵中荡然无存,学生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萎靡不振。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教师带有明显情感体验的朗读,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再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教师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澎湃激越的声调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意气昂扬的激情读“羽扇纶巾,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用低沉阴郁,蕴意深长的语气读“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那么这首词就显得节奏鲜明,跌宕起伏,同时学生也会借助这娓娓动听的声音融入课堂。
  四、立足现实生活,诱发“适宜”的境
  创设情境时还要立足于现实,否则再好的创设也收不到相应的“情”。如在学习《江南的冬景》时,文中的“江南”指的是如今的上海、苏州一带。江南的学生学习此文时一定是感同身受,但对于我们江苏北部的学生来说要经常享受冬日的“晴暖”,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仅仅凭借学生自己对江南冬景的想象,就太苍白无力了,毕竟许多学生还是在苏北生活的。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们自己家乡的冬日有何可爱之处?许多学生畅所欲言道出了家乡冬日的种种乐趣,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也急于走入课文想感受一下他乡和家乡冬天的不同。所以说“情”的引发是一定要有适宜的“境”的。
  以上就是我关于怎样由“境”入“情”的几点想法。选取多种多样的情境是简单的,但是如何让情境诱发出我们想要达到的“情”,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虽然有效的情境能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粗糙为精细,促进学生思维,与情感产生共鸣,使课堂教学目标高效完成。但是如果情境的设置只是一个花架子,只是按部就班地走一个过场,那么这样的情境不要也罢。所以,有了“境”还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由“境”而入“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尽快地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官湖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