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为芹

  摘 要: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职业高中电工专业探究式教学法,必须努力创设学科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科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从而学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电工基础 探究 情境 问题
  
  探究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中职学校电工专业课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容易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学中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强化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主动性的学习状态中去自觉地探索知识。
  例如,在“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谐振电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提出问题,创造问题环境:准备实验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电路与一个小灯泡串联,接在频率可调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并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电源频率逐渐由小调大,小灯泡慢慢由亮变暗。当达到某一频率时,小灯泡最暗,当频率继续增加时,小灯泡又慢慢由暗变亮。怎么解释这个现象?这样,学生立即进入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探究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与串联谐振电路进行类比,情绪高涨,思维一下调动了起来。创设问题情景时要注意的问题是: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其次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便于学生放开思路;再次是问题要明确具体。
  二、开放课堂,以人为本,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不教。”开放课堂,探究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是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改变了学生“等、靠、要”的被动情形,学生自己去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历练。二是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与合作性。美国人文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提倡“圆桌教学”,即打破讲台与课桌的界限,师生间平等、民主地探讨问题,和谐、融洽地教和学。使“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变为活泼、生动、积极的探究式教与学。三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优良品质,掌握了正确的科学方法。学生通过探索知识的奥妙来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更大程度地挖掘学习潜能。
  例如,《电工基础》中的“串联谐振电路”部分,该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是电子专业课中的基础电路,它是很多谐振等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际生活也密切相关。若按照传统的教学,这一部分内容的常规教法是:先介绍什么是串联谐振,然后讲述它的特点,再介绍谐振电路的应用和通频带。只要学生了解了特点,会用公式计算,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样学生出错率很低,表面看来效果很好。事实上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自己并未深入思考,考试稍加变动条件,学生就无法灵活运用。
  探究式课堂教学则不然,其教学重点是放在探索前人思索的过程:
  1.对“谐振”的了解,什么是谐振电路的模型。
  2.一旦电路谐振了会形成哪些特点?
  3.在实用电路中要讨论哪些参数?
  4.用什么参数衡量电路?如何选择该参数?
  5.该电路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去领悟和尝试前人的思维过程,从中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思维技巧,使学习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
  在这里,教师要注意的问题在于首先是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必备的教具,相关的材料,可供探究的问题,探究的方法与途径)。其次,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自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主要环节)。再次,学生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通过实验做出进一步的探究。最后,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探索的问题,把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开放式探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探究。
  三、善于质疑,敢于想象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巧妙地布疑,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归纳等活动方式自己去探求正确答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产生新的疑问,整个课堂教学沿着“生疑―释疑―生疑”这样一个认知过程螺旋式上升,整个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
  例如,在讲到电容器串联时,有这样一条题目:已知电容器C1:40μF,150V,C2:60μF,400V串联在500V的直流电压下,试讨论电容能否安全工作。学生先求各电容器实际分到的电压,然后与额定比较,发现C1分到的电压大于额定电压,而C2分到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学生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C1被击穿,C2能安全工作,那此时有一部分学生怀疑总电压500V加到什么地方了?教师不急于回答,而是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大胆想象,这样既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培养了所有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适时点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诱导探究的方向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讨论,也不能过多牵引。当学生在思维的转折处或知识的重、难点处经过自身的努力,还感到无法解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给学生某种启发性启示,使其顿生“拨开云雾见晴天”之感。点拨的关键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顺利进行探究。例如,在“串联谐振电路”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总结阻抗最小时,根据阻抗三角形和电压三角形不但知道利用电感感抗等于电容容抗来判断电路是否是谐振,而且还知道也可以用电感、电容上的电压和总电压的关系来确定电路状态。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就有可能做出新的发现。
  五、注意反思成功与不足,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系统的知识,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学的,为此,学生们在课堂探究结束后,必须反思自己学习的行为所获取的知识。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都要问一问: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就教师的教学而言,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本节课的探究方法是否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帮助。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总结经验比检讨错误更加重要,所以在反思的过程中,首先应总结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得意之处、成功之处、感动自我之处,然后才是怎样做得更好。总之,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把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相互合作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来抓,以此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职业教育中心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