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性来指导学生阅读与作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熊 伟
摘 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要得到发展并得以张扬,提倡个性化阅读是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与学生一道处理好师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阅读与生活三种关系。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张扬个性 尊重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有心栽花花不发”的现象,深究其中缘故,恐怕与我们的教学方法有着莫大的关系。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本人喜欢读书,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就读书心得与学生交流,从而从中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要有作文个性化必须先有阅读的个性化。写作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也不应以教师的指导代替学生的写作实践。同样,阅读教学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阅读体验。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阅读《红楼梦》,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林妹妹。学生的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境遇不同,对教材的理解也必然不尽相同。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避免简单的知识传授,避免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先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文,给学生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地充分地阅读,让学生有时间思考,让学生能够形成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的阅读体验,评价作者,评价文章观点,鉴赏写作技巧。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有时提出疑问,优先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学生有时观点显得幼稚可笑,有时又奇异怪诞,但都是他们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都是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是12到15岁之间,此时是人的能力增长最快时期,也是人生最为珍贵的时期。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天性,把这些学生当作少年来看,他们不是成人,更不是哲学家,我们不能给他们冷冰冰的理论,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探索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找到真正有用的道德情感与知识。当然,学生对文章的看法也许与你的要求差之千里,他们的看法与你的理解多有不同之处,他们的感受理解层面可能知识很少,有的肤浅、有的偏激、有的甚至怪异,使人一下子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应该看到,学生认真的阅读了课文,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感受,敢于大胆把自己的理解谈出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是难能可贵的。我对学生的观点,积极肯定、极力表扬。并提醒学生下课后将自己的想法再做进一步充实、完善,整理在札记本上。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思想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遇事有自己的见解了,再写起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学生也就不会有“作文作文,叫人头疼”的畏惧思想了,不会感到作文难了。我们要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上思路开阔,八方辐射,“万涂竟萌”,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理解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当然,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的书籍。课外阅读对语文水平的提高的重要性,我想无论提高到什么程度都是不过分的!我们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带有真知灼见的指导性意见,现代语文教育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要知道,要想写好文章,单靠读课本选的所谓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没有读过几十本名著,没有读过几十本杂志,没有读过几十首诗歌,没有受到过一定量的文学精品的熏陶,能够写出多么精彩的文字?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细细体味起来,这句话本身就含有为达“不教”之目的必须有一个“教”之前提的意思。我们通过长期这种课堂教学渲染气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作文兴趣的方法,来搭建作文个性化平台,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写作兴趣,学生也就从我们的教学中掌握了大量的写作方法,作文内容也就言之有物了,写作形式也有创意了。学生感觉到作文能言我之心声,扬我之个性。那么,精彩的文章离我们还会遥远吗?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跳马乡石门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