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树立信心,提高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 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以往的数学教育中,人们更多的关注基础知识的获得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以及对数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愿望,并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想学、爱学、会学。
兴趣是一切研究与探索的原动力,没有兴趣的数学学习将成为苦不堪言的沉重负担。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生动的媒体呈现形式都会成为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的理由。除此之外,还应把学生置于丰富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其在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与现实情境感受数学,发现数学问题,又在不断的认知冲突中主动探求,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对解决问题的探索中,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数学世界的神奇,欣赏数学世界的美,领悟数学的魅力,而且能把学生对学习活动组织形式的兴趣转化为对数学本身的兴趣,并产生探索数学世界奥秘的强烈愿望。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与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失败的情感体验容易使学生灰心丧气,甚至对数学学习感到失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同学生一起寻找失败的原因与改进的办法,使其获得继续探索与前进的动力。而“成功”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并激励学生不断奋进。从这一意义上讲,“成功”是学生一次次对自身的超越与突破,是一次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取得进步。可以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因此,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勇敢尝试,获得成功,还应以宽容的态度、丰富的情感、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获得不断的成功体验,将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快乐地畅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之中。
2 改革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验成功的前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因此,“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那么,如何促使每个学生产生渴望成功的愿望,得到理想的发展呢?
2.1 尊重所有学生。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都存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虽然学生在智力、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都有争取学习成功的良好愿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以信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使用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产生愉快、兴奋的感觉,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我能行”。
2.2 好奇说明了学生有疑问,想探究。“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而学生敢于质疑,正是他们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体现。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创新思维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事实证明:当一个人在心里上感到安全时,就会产生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发表自己意见时,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对教师、对书本等权威提出意见;要注意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才能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产生渴望成功的愿望。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最终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