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中国现代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代化是中国实现复兴的途径,也是中国发展的目标。然而目前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暴露出对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关系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通过对于两者学理关系和实践现实的结合分析,从经济增长视角深层地审视中国现代化,进而找寻经济现代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现代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0(C)-0338-02
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一个国家由传统向现代的发展所涉及的是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中,经济增长无疑是最醒目的标志牌。这既源于中西方现代化理论中对经济增长的强调,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政策和取得的成就所赋予的。然而,在中国经济取得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则让现代化与经济增长的稳定关系受到动摇。在理论探讨先行和现实探索的互动下,从经济增长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化,对更好地理解和实现中国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关系的学理之辨
在基本定义上,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技术革命等方式,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进程。经济增长一般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通过相关定义、内涵和要素的分析,经济增长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经济增长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但不是唯一的指标和结果
从现代化指标来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都与经济增长或经济结构直接相关,其他指标也受到经济增长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增长意味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增加社会财富、赶上西方发展水平的重要动力和关键着力点。因此,经济增长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和外在表现。
但是,随着现代化理论的不断演进,现代化的内涵越加倾向于公平和质量层面。经济现代化的范畴中,除了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转型、经济发展、经济地位变化等内涵。因此,理论角度上,经济增长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实践中经济发展更是提升到了同等甚至超越增长的层面。因而经济增长从宏观上并不是现代化唯一的指标,也不是唯一的结果。
2、现代化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提出不同的要求,两者具有变动的一致性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学者的研究,现代化被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其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等。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特点是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生态化、信息化等。综合现代化则是指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协调发展并逐步向第二次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过程。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划分,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不同阶段的现代化对经济增长的定位不同。在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占据则突出的地位,强调物质生产、工业化、城市化。在第二次现代化中,更多地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兼顾增长。增长的要求转化为发展的要求,发展中包含着增长,但不局限于增长。
其次,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随着现代化阶段的发展而变化,体现为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第一次现代化对应的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特点是在资源配置上,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高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上,主要靠一般技术推动经济发展。而第二次现代化对应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不同,主要依靠高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知识化、信息化的特点。
再次,在现代化不同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也有不同的要求。从第一次到第二次现代化,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从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经济效益较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其特点是消耗较低,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高。
二、现阶段经济增长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处理及存在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持续着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为了更好地摆正中国现代化的方向,需要结合两者的学理关系,深入分析经济增长和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政策上未能准确把握经济增长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目前采用的是综合经济现代化的路径,既具有第一次现代化的特点和任务,又要吸收第二次现代化的目标和特点。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经济增长作为最主要的现代化追求目标。在理论政策上存在误区,错误地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以GDP增长为中心”,未能把握住现代化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甚至不等于经济现代化。在这种片面发展观下,发展中出现“增长至上”的倾向,片面追求工业化和GDP的增长,现代化被等同于工业革命。基于这种物质主义精神取向,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以经济增长为取向的现代化方案,而忽视了现代化中的其他要求,导致了中国现代化的不全面和困境。
2、经济增长存在结构失衡和模式不合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增长的背后存在着经济增长的结构失衡、经济增长模式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尚未根本消除,因而出现一定的增长危机。
首先,经济增长模式不合理,过重依赖于外贸和投资,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太弱。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实现了高速增长,然而却导致经济增长结构长期失衡,且愈演愈烈,直接威胁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消费需求不足,投资与外贸依存度过高的情况,对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是相当不利的。
其次,经济增长因素方面,经济的增长过重依赖于资本及廉价劳动力投入,依赖于高资源消耗及环境透支,而对劳动力为主体的创新、知识、技术为核心要素的经济增长不足。经济增长因素还只停留在第一次现代化阶段,而对第二次现代化的因素要求还未能作出有效的回应和调整。资本及廉价劳动力要素投入为主的经济模式引起的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低效率及高失业率,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下,会出现国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产能过剩,经济低效率循环及经济结构失衡的加剧等恶性循环。
再次,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还没能实现从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的要求。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资本投资或资源消耗,是以高资源消耗和对环境污染、透支下实现的。这种方式不仅消耗高,经济效益低,而且产生了环境污染等情况。目前中国集约型的知识、信息等增长方式还在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有增长而少发展,对现代化其他层面产生消极影响
中国的发展过于重视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忽视了社会、文化、生态的发展,有增长而少发展。在社会经济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效应,如收入差距拉大、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社会关系紧张等。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出现了“丰裕中的贫困”。在现代化的许多层面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且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有效的解决。因此,有增长而少发展是需要严肃对待的突出问题。
三、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正确地把握和处理两者的关系。首先,以准确定位中国现代化阶段为基础,明确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和目标。中国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2006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世界第56位,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排第51位,综合现代化水平排第59位。因此,中国面临着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双重压力,这就需要继续坚持综合现代化的路径,即同时推进两次经济现代化,知识化和工业化并进。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为中国现代化定下了具体的目标。因此要在抽象与具体目标的双重引导下,坚定地走现代化之路。
其次,以辨清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基础,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增长就不可能有发展,增长是推动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增长未必能带来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现实,决定了绝不能只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经济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同样也不能忽视经济增长,这是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因此,要在转变增长方式的基础上转变发展方式。
就经济增长而言,要注重以现代化不同阶段的要求为标准,作出及时的应对之策。一方面,要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加大对知识经济的投入,依靠高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以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实现增长。
就反映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而言,中国经济虽然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二,但是因起点低,年增长量小,中国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扩大。因此,经济的现代化刻不容缓。而中国现代化至少面临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的是提升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因此,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明确提出,以“经济发展”取代过往强调的“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指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包括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包括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从现代化的各方面着手,丰富和实践经济发展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发展与现代化的有效互动。
作者简介:陈媛,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
参考文献:
[1]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4.
[2]徐佩华.《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J].《求实》,2007(12):55-56.
[3]刘克英.《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及现代化的作用》[J].《理论探讨》,2001(4):55-59.
[4]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02、195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7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