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探究式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郝小洁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的,它是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并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具有严密学术性的创造活动。“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是: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培养。目的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结论式记忆型的传统教学方式,代之以指导细致观察、启发积极思维、设计实验操作、点拔思辩分析、帮助归纳总结、形成认知结构为过程的新型教学模式,也即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通过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获得的。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一、理论根据
探究式课堂教学继承和发展了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思想精髓,主张学生对知识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提高学生发现、获取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方式顺应了认知发展规律和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顺应了时代对素质教育和人才的要求;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以最大的发展空间。其基本模式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得出结论、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等,下面我就其中的几项举例说明。
二、教学应用
1 如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头脑里已有的东西,所以。在引入浙课、创设情景时。教师要剖析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找到切要点,并加以合理利用。现以“向性运动”为例加以说明,本节课中,教师提供向日葵的图片,学生观察,接着让学生观察放置在窗口的盆栽植物和竖直放置的培养皿中的萌发的玉米种子,诱导学生,根据观察,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讨论,提出要探讨的问题:(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为什么会跟着太阳转?(2)放置于窗口的盆栽植物,为什么会向光源方向生长?(3)竖直放置的培养皿中的萌发的玉米种子,根为什么向重力生长?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大家看书、讨论,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回答,是单侧光和重力。教师引导:“单侧光和重力是一种外界刺激。对这种外界刺激有没有要求?有什么要求?植物在这种外界刺激下的运动有没有规律性?”。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思考、讨论总结:外界刺激必须是单方向的。在单方向的刺激下,植物的运动是定向的,朝向刺激的方向,这种运动称为向性运动。教师强调该概念的关键词:单一方向、定向运动。教师又问:根据生活经验。你们知道哪些种类的向性运动?单一方向的刺激是什么?同学们思考、讨论,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重力性。有的同学说出了向水性。单一方向的刺激是水:有的同学举出了向肥性,单一方向的刺激是肥料。这样。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讨论,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思考,同时,在课堂上,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式的问题可以驱动学生产生“渴望”知道的探究欲望,既能唤起学生强烈的疑问,又能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2 如何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应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通过对现象的观察与研究,提出探究方案,教师的作用足引导学生选择可行的方案,作好收集数据的准备,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尝试、总结。
本节内容中,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大家思考讨论,能否自己设计实验来亲自观察一下?教师帮助学生制订课题,介绍本实验的原理、目的、实验材料等。学生自由分组,分别研究,设计方案,实施操作。教师提示:定期观察,做好数据记录,并在课堂上进行互相交流,学生将自己的结果公布于众,与同学交流,同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评价,既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科学知识,还要评价学生是否了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3 教学反思: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进行自主性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每节课,每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抓起。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编写了探究式导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学会找关键词、学会概括段意。课堂教学中,不是一味的讲,而是以多种形式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提出的问题,应环环相扣,这样就会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来决而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再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体验。也只有这样,才会建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三、实施探究性教学的一些体会
总之,探究教学法是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这种学习方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这也印证了我们的校训“为生存与发展奠基”。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核心,是生物教学的主旋律。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来进行探讨,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一代新人作出我们的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