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及其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金标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是学习方法经常性的行为表现,标志着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最终形成。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具体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一) 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会看。首先是肯注意看,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由教师带领观察到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
  会想: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要求学生,老师每发一问,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提问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要给予鼓励。
  会说: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他三“会”。数学课上训练说,可采用以下这些做法:1,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2,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这些训练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口算练习,板演回讲,总结定义,回答提问,小组讨论,争论问题等形式进行。
  
  (二) 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1.作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2.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3.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
  
  (三)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1.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2.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3.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
  
  (四) 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课本。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后要翻开课本,看看第二天要学的内容。阅读时要标出疑问,以便在老师讲课时,带着问题有重点地听课。有时也可由教师提出能引起兴趣的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找书去读。
  课内阅读,就是课内学习课本。课上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有目的地阅读数学课本,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要指导学生养成做作业前先复习课本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前先看课本,看老师当天讲的部分书上是怎么写的,想想老师是怎么讲的,做题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做题。
  
  (五) 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刨见等。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