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资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亚妮
翻开中小学生课本,你会发现每课的作业要求几乎都有这样一项:搜集有关课文内容、作者、写作方法、领域等的资料。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一项新的作业,是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一种新举措。课外阅读是中小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对课堂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区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的六七个年头里,此项课外阅读作业的完成情况却并不乐观,偏远的农村中小学更为突出。
根据这种普遍存在的语文现象,笔者通过听、查、问、访等形式对我区的一些农村中小学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 阅读资料少。
农村中小学所在地的各类文化设施相对较弱。据调查得知,设有图书室并向学生正常开放的中小学校只占学校总数的20%左右,而这20%学校的图书室的大部分图书陈旧。知识老化,可读性不强。图书室也大多只有一个教室。几个书架,里面堆了积满灰尘的破书。而且图书管理员又不常在图书室履行职责。学校缺乏能够提供给学生丰富知识的文化载体,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久而久之,放弃了课外阅读。而电视台热播的一些连续剧、流行的一些小刊小报却成为他们流连忘返的精神食粮。由于缺少指导,这种任意盲目的阅读非但不能有助于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人格的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因此,阅读资料的严重缺乏,成为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 阅读时间少。
在农村中小学有两类学生是比较典型的:一是成绩较好,学校、老师、家长都寄以升学的厚望。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练习,根本就挤不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二是基础差,学业跟不上,这类学生连正常的学习都无法完成,就更谈不上课外阅读了。而另外一些基础尚可但升学无望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及有效的阅读辅导,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课余时间也大都花在自已喜闻乐见的事上,如看电视、打球、上网聊天等。另外我还发现,学生对以摄取知识为目的的课外阅读普遍不感兴趣,认为“那些书难看。”事实证明。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也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 阅读指导少。
通过调查得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放任状态,有部分甚至持反对态度。在他们的教学计划中,既没有学生的课外阅读计划,也没有学生的课外语文活动。把语文课简单地理解成教材,分不清教材与教本的教师大有人在。一方面。语文教师本身阅读量不足,无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不能积极地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校、年级也很少举办与语文相关的活动促进学生阅读。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对课外阅读感兴趣的同学,也只能自己找一些书来看。没有选择、没有指导的阅读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4 家长支持少
农村学生的家长受自身认知的限制,对子女的课外阅读大都采取了一种相当敌视的态度,他们把学生看的课外,书籍一律视为闲书,把学生观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视为是浪费时间,把学生进行的课外语文活动视为不务正业,一句话,凡是“不考的就不准看”。而学生大多数的课外阅读都应该是在家进行的。《北京教育研究》载:“据统计,实行双休日后,学生在校时间如下:一年按41周计算,每周5天,扣除节假日4天,总数为201天。每天按8小时在校计算,实际在校时间和为67天。这样,一年365天。学生真正在校时间为67天,而在家庭及社会时间为288天,形成了大体上为1.4的比例。”学生在家的时间如此之长。如果学生的学习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那么课外阅读是根本无法正常进行的。
总的看来,改变学生目前阅读数量少、阅读质量差、阅读能力低下的状况,急需有关部门制定真正切实可行的办法,不断完善措施,形成一种长效激励机制,使这个活动得以有效、持久、健康的开展。让我们的瓶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重视学生能力发展的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 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