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晓玲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情趣,轻松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使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践中采用活动、操作、实验等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乐趣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情趣,轻松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使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位教师希望看到的结果。但是,真正做到这点并非容易。这正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中,过多地考虑怎样教,而忽略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提问的一问一答,即使问题设计富于启发性,亦容易造成少数人回答问题,多数人等待结论。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习惯了把数学的学习过程变成记结论做习题的过程。数学的短期目标达到了,但数学能力却受到削弱。为了探索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实践中采用活动、操作、实验等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通过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感知动作同人的心理活动是密切联系的,动作记忆保留的时间更长久。也就是说亲自动手或参与的事比较难忘。小学生在其数学思维活动中,视觉映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通过活动强化问题解决前的感知动作思维,有利于使记忆以动作效果存。
  如六年级学生认识圆的特征,首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已经学过的图形,再出示圆。通过比较,学生很快认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圆形。在要求学生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观察折痕,学生从中发现: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相等(即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经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都相等(即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接着,让学生观察半径和直径的长短,学生可得出:同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老师在此基础上。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把老师要提问的数学问题,设计成一个个可操作的环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操作。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设计如下一系列的操。
  (一)用重合法比较两个长方体的大小。学生把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重合中发现长、宽、高完全相等,说明体积一样大;有些长、宽相等,高不相等,也能比较容易看出体积的大小;还有些长、宽、高都不相等,难以比较体积的大小。
  (二)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比较两个长方体的大小。给每小组发2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将这些正方体摆成长方体,显然各组有不同的摆法。再让学生数一数每排有几个小正方体,有几排,有几层,共多少个小正方体,从而推算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体积。用这样通过操作的方法来学习知识,可以使学生不但知道问题的结论,还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推导过程。
  三、通过实验、记录、整理,发现规律
  尽管学生学的是前人已知的知识,但这种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未知的,探索新知识仍然是一种创造。学生在操作和做实验的过程中,已经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所以教师要抓这个机会。让他们填写实验记录,学习整理数据,进行归纳,从中发现如教学圆的周长,让学生做以下实验:
  找出几个圆形物体,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填入下表。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整理分析,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定的,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在学生的认识世界里,通过实验记录、归纳推理出结论也可算是个创造。
  在条件如需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做做‘‘数学实验’’,亲身体会如何解问题,改变一贯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演和演示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除了用脑、用铅笔和纸来学习数学以外,都有机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操作、试验、记录等学习的全过程中去。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抽象记忆难,而当他们通过数学活动和做实验学习不太抽象的数学时,就会有更好的成绩。因此,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使之能在当中按自己的‘‘数学现实”来学习数学,把枯燥抽象的数学变成一个个有趣味的问题,使学生掌握自己学习数学的主动权,将使数学更受学生的喜爱,学生的数学素质也会进一步的提高,更易于实现数学教学培养能力的目标。
  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翅膀
  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小学生从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突然进入严肃的学校,难免产生压力。经过长期的校规校纪的教育,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也往往不敢“放肆”。这就无形中给他们的思想套上一把“枷锁”。因此,教师要及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各种场合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