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理想课堂必须解好五个“不等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恩炜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呈现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景象。但由于理解的偏差,在建构理想课堂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也出现了某些异化,背离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本文从课堂异化的五种现象入手,提出建构理想课堂就必须先解好五个“不等式”,防止课堂教学的异化。
   关键词:自主学习;师生对话;课堂活跃;活动体验;创造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51-0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正在逐步融合,传统的课堂模式被打破了,新的课堂秩序建立了,课堂开放而活跃,充满生机。但是我们也发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某些与课程改革不和谐的“时尚”误区,患上“新课程流行病”,具体表现为课堂放任自流、学生满堂发问、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课堂活动偏多以及课堂表演做秀等异化现象。这些异化使课堂教学背离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演变成为达到某种效果而刻意进行的“精美包装”。推进课程改革不是追求一种时尚,而是要建立一个与课改相适应的理想课堂。教师应该在对课程改革本质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堂异化的五种现象,解好五个“不等式”,防止出现异化课堂。
  一、自流≠自主
   实现课堂自主学习,是理想课堂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说:“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也经常看到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的场面。表面上看,这一切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仔细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在自主的背后是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的理解的偏颇,是教师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课堂上自由主义泛滥,师懒生散。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理解“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的内涵实质,“自主”不能演变成“自流”,“个性”不能堕落为“任性”。该“教”的要认真地教学,该“导”的要负责任地引导。这“教”和“导”是教师在课堂上担任组织者、指挥者、策划者的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多种思维能力。
  二、师问生答≠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说到师生对话,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以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常用的就是这种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再问,学生再答或教师发问,学生集体作答的问答方式。教师为问而问,学生为答而答,表面上看去整个课堂师生始终在对话,而事实上是问答式“对话”或者说是“假对话”。真正的“师生对话”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师生对话”有助于激发灵感,产生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这是一节一年级的英语活动课时,教师让一个孩子上台背对台下,听台下的同学说“I’m a boy.”或“I’m a girl.”根据所听来判断有多少男孩,多少女孩,训练学生回答How many的问句。游戏刚开始时,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兴趣盎然。然而,重复了几次后,孩子们兴趣开始慢慢衰减。这时,台下一个“小调皮”忽然展开双手做出抱头的动作,还笑嘻嘻地说:“I’m a monkey.”这个不一样的声音引起了大家的哄笑。教师一愣,瞬间意识到这是难得的机会,而赞赏说“Oh! Wonderful imagination!”并顺势问台上的同学:Then how many monkeys?于是台上的学生除了回答:How many boys?How many girls?还回答:how many monkeys?这样一个小小的插曲让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师顺水推舟,干脆让台下学生来个“奇思妙想”。随着游戏的进行,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由于教师注重师生间平等的“心灵沟通”,还学生课堂的话语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
  三、热闹≠活跃
   “热闹”也是新课程给课堂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现在的课堂都是一片热闹的景象。然而仔细观察,却发现热闹背后存在不少问题。前不久,听了一节《I like football.》的公开课:上课伊始,授课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段长达五分钟的贝克汉姆踢足球的场面,接着教师让学生取出他们带来的器材,边做动作边说“I like…….”顿时教室里热闹非凡。然而,在这个“热闹”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却并不都是“活跃”的,大多数学生只是看热闹或玩玩,并未真正学到东西。
   评价一节课是否“活跃”,关键是观察这节课学生的思维是否真正进入了课堂,其思维个性是否充分得到展现和锻炼。南京天妃宫小学的杨玲老师在教《In class》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校园啄木鸟。杨老师为学生播放一段录像,让学生仔细观看短片,找出片中不和谐的行为,并思考如何劝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安静地坐在位置上,但他们“身静脑不静”,他们的思维活跃着,思考着如何用英语进行劝阻。这个过程虽然是“不热闹”的,但却是“活跃”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目标出发,注重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质性,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
  四、活动≠体验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理念。该理念所倡导的任务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要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要求学生在课堂内进行大量的目的明确操作性强的活动。但是,有活动不一定有体验,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果只求“活动”的形式,就会忽略了学习者的体验。英语课堂上,教师在教授How to make a poster?后,让学(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51页)生四人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张海报。要求每组一位学生做,其他学生观看,最后选择一组完成制作的学生进行展示。但是活动结束时只有少数小组完成了制作。教师设计这个活动的本意是想通过活动的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但在这个活动中,真正参与活动的学生只是小部分,大部分的学生只是看客而已。这种没有体验的活动是一种无效的活动。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这不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茁壮成长。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认为:体验是一种个人化的行为,有极强的主观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如上面所举之例,如若教师在课上让在堂展示的学生课外根据同学的点评和自我思考,再作修正;布置未完成作品的学生回去重新思考后补完成作品;而大部分的“看客”根据自己的观察、吸收、思考,也独自完成一幅poster。这样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体验”。
  五、顺≠好
   这是一节五年级的示范课《Easter is in spring》。分为三个环节:(一)阅读课文,了解Easter的习俗。(二)让学生回答When is Easter? What do people do in Easter?(三)让学生谈论他们喜欢的西方节日。这节课学生在上课的全过程都在老师的引导下看书、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整个课堂师生配合默契,一切都顺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推进,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这节课得到了“赞赏”:因为这节课上得太“顺”了。那么这真的是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吗?实际上,这只能说是一节“顺”课。但“顺”的背后是隐藏着“虚”:课堂教学成了常演不衰的“教案剧”,教案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少数的学生当演员,而多数的学生成了看客。这样的“顺“课,能算是一堂好课吗?
   叶澜教授曾将课堂比喻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并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充满智慧的、动态生成的,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不能让过多的精心预设“冷落”了必要的动态生成。事实上,“没有问题的课”是真正有问题的课。沈峰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堂课教师问的问题学生如果都能回答,那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教师应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让学生在话题――不会――出错――实践――学会中“学会”。这不是靠一堂“顺”的课就能做到的,它靠的师生间智慧的碰撞,思维的启迪,灵感的融合。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教师应该认识到倡导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对课堂和学生的放任自流,课堂上师生对话不能演变成简单的师问生答,活跃课堂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一片热闹,简单的课堂活动也不是学生的体验参与。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平顺”。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地纠正偏差,努力构建一个能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脑动手,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成尚荣.体验:学生新的学习方式[J].人民教育,2005(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