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居钊培
摘 要: 根据中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有关学习兴趣的理论,作者认为,化学教学中的有趣性、活动性、成功性、反馈性和交往性等策略是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兴趣教学 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综观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功大都起因于从小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它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注意力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反之,就会导致学生在该门学科中学习动力的缺乏和动力水平降低。
然而,兴趣的产生常常是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结果。一个人因为一本引人入胜的好书而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并对其献出毕生精力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根据中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有关学习兴趣的理论,我认为化学教学中有趣、活动、成功、反馈和交往等策略是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有趣性策略
有趣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于趣味性,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呈现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掌握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个人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
应总结和挖掘化学教学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图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快向上的学习情绪,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
总之,化学教学的有趣可以为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供前提条件,即学生激动的学习情绪背景。至于能否使学生由此产生学习兴趣,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激动的学习情绪体验稳定下来,成为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造成认识和情感方面的不平衡,形成学习需要,当学习需要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并伴着愉快的情绪体验出现后,才能产生学习兴趣。
二、活动性策略
活动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基础,学习兴趣作为学生个性心理品质重要的一员,是在社会现实条件下,是围绕教师的教学活动所带来的许许多多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掌握客体化了的人类历史成就的能动活动,人类的发展便不能成为现实”。这里所指的活动就是学习活动。进一步讲,所谓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他就外部的业已客体化的人类本质力量重新化为自己的东西的过程。这种把客体化了的各种力量化为自己东西的活动,是学生形成人格所必需的活动,这种活动正是人学习的基础和本质所在。当然,我们始终承认学生学习兴趣的社会制约性,但这绝不是指客观环境对学生学习兴趣只是机械化的影响,如果没有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主动的化学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就得不到应有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化学教学各种活动,为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供了极大的现实可能性。
中学化学的教学过程,能够为师生提供广阔的活动场所。在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学生会逐步体会到求知的快乐,独立的勤奋学习成功的自信。于是,这些活动对中学生来说具有个性价值,成为使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能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最终成为学生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三、成功性策略
成功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动力,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了进步和好评。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实际上没有一个绝对化的标准。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学业基础上有进步,便获得了成功。一般说来,学生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尚未充分发展以前,学生成功与否的评价依靠教师或他人即外部的奖励为成功的标志。而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一经充分发展,这种评价主要由学生进行即以自我意识和自我肯定标志成功。由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尚不够强,因而教师和他人的肯定评价对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学习成功感获得就显得相当重要。
成功可使学习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由此带来的愉快情绪体验就成为学生形成和发展学习兴趣的桥梁和纽带。反之,失败就会使学生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对学科的消极态度就会在少年身上扎下根”。所以学生在化学学习上不断的成功,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动力。
四、反馈性策略
反馈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保障,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是一个系统,为了这一系统得到有效的控制,以保障其兴趣的顺利产生,化学老师在教的活动中,必须从学生那里收集与学习化学兴趣有关的情况并及时地加以归纳、分析和整理,以便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采取适当的激励和控制措施;学生也必须在学的过程中,对自身学习兴趣的状况进行分析、自测和汇报,以便在学的过程中配合好教师工作。应该强调的是,反馈要及时,及时可以使教师利用学生现有的学习兴趣状况,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尽可能地发挥培养措施的有效性。反馈的信息要全面,不能局限于学习化学本身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逐步提高。
五、交往性策略
交往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枢纽,在交往中,个体之间交流知识经验,表达情感和需要,传递激励信息,为个体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因此,我认为中学生学习兴趣会在交往中得到强化。
按照有序原理,即“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可能有序”。为使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这个系统达到有序――使其在层次上递增,质量上达到优化,就必须使该系统开放,而开放口就应是化学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彼此传达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感情,使师生之间关系得以沟通和协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才能使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得以产生和升华。因此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交往是至关重要的枢纽。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应是多向的。据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只有教师在集体中成为相互交流的中心并促进成员参与交往,教学效果才会好。如果缺乏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向的信息沟通以及教师不具备移情、积极关注和真诚等条件,就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其学习兴趣也就难于形成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和竞争交往。合作是社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竞争是学生本能和需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更好地形成和发展。
有趣、活动、成功、反馈和交往是培养中学生经验地北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策略,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化学知识的趣味性,学生学习成功的信息,有关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反馈,只有借助师生之间的交往才能进行下去。同时交往和活动是统一的,任何交往形式都是人们共同活动的特殊形式。化学教学活动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提供场所,它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