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索如何激励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至君

  摘 要: 如何激励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从激发、引发、提高、唤起、调动学生兴趣五个方面加以阐述,创设了五种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
  
  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的40分钟里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情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呢?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识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最活跃的兴趣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创设情境以达到寓教于乐,启发思维之目的。我在多年来的数学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以此表述。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老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是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这样设计: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我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生1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6平方分米小。此刻,我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而是给学生留了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我就给他们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的公式要好得多。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不妨在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使教学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节数学考研活动中,我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我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学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代表男队和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我还没有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但是全体同学早已蓄势待发,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是把新认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我组织了60秒抢答游戏,准备了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同学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代表。然后由我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教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效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创设有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对故事的选择,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而定。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这样学生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我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不但可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心理学表明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现实中对学习厌倦的学生往往对体育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兴趣深厚,我们应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兴趣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我们的教育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