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ESP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晓华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面临英语职业化、专业化需求压力,而ESP教学理念从根本上切合大学英语教学加强实践性、应用性的特征。
  关键词: ESP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 实践改革
  
  高校年连扩招,造成教师课堂教学压力增大,一个教师疲于应付60人左右的学生。同时,来自不同层面、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致使教学内容安排困难。更重要的是,高校英语教师教学质量以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合格人数为标准,所以教师为了达标,花费大量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对工作岗位职业英语掌握情况很差。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小班教学、不同教学方法的尝试,基本解决前两个问题,但对如何促使学生更快适应工作岗位英语需求的问题,显得很无奈。本文提出:以ESP教学理念促进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ESP教学理念
  ESP教学是目前在职业院校所强调的一种教学方法,目标是提高学生相关专业职业岗位英语口语听说及读写技能。ESP教学重点强调通过职业岗位词汇、句型的反复操练及模拟,使学生在课堂上了解职业岗位英语的使用,并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英语使用的能力。
  二、ESP教学的可行性
  1.社会人才需求层面
  目前高校本科生就业面主要是基层操作层面的工种。对英语语言的要求主要以相关专业英语口语、词汇、篇章理解及写作技能的要求为基准。对本科生的语言要求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听懂工作交流英语语言内容,其次是能完成相关专业职业英语应用文写作等。这样的要求明显与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目标下培养的本科生英语技能相差甚远。很多即使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学生在相关职业岗位面试时,也无法听懂对方的问题。ESP教学在调整教学内容层面进行了革新。
  2.学生知识点的衔接层面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对学生英语培养的目标。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相比,从知识点来分析,没有太多的递增,而对培养学生的技能却有不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使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来看,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在高中阶段便基本领会,而在大学需要掌握更多的是听说能力,因而要帮助学生使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ESP教学,从英语基本语音、语调、语法基础知识点层面而言,是没有困难的。
  3.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层面
  高校90%以上的教师都是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同时,80%以上的老师都是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甚至很多有过中学授课经历。目前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在研究生阶段选择其他专业学习研究,即使没有转向其他专业,也大多涉及除基础英语以外的专业英语教学经历。这些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英语基础知识网,并有能力在自学、听相关专业老师课程、与相关职业岗位人群讨论、与学生讨论交流等引入ESP教学方面,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4.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安排层面
  大学英语授课学时为4学期,在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安排为290-320学时。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安排在前四学期,主要分为精读和泛读两门课,持续在四学期完成。极少部分课程设置了一个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一般都只有9周左右的时间。大部分高校对新生参加四级考试有严格的要求,并规定,新生只能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参加四级考试。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在第一学期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通过课程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而未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教学目标。ESP教学的引入可以克服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安排上的弊端,将300左右的学时分配在三个主要的领域,即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和职业英语教学领域。基础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点和技能技巧。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以本专业知识点的英文语言梳理为目标。职业英语教学领域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职业岗位英语知识点,辅助学生掌握并将其消化。这样从课时安排上,便可以将基础英语和职业英语教学时间分开,即第一学年主要进行基础英语教学,并辅助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英语主要是安排在第三学年,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专业课程,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点有了感性和理性的掌握。这个时候进行专业英语教学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职业英语教学主要安排在第四学年。职业英语是以职业岗位英语学习为目标,着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理解力和使用能力。
  三、结语
  ESP教学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改革的趋势,如何将ESP教学深入大学英语教学涉及大学英语大纲的重新修订、教学计划的重新编写、教材的重新整编、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教学评估的完善等具体细节,有待更多大学英语教学一线的老师进行更深入的教学实践和改革。
  
  参考文献:
  [1]卫乃兴,周俊英.也谈ESP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1994,02.
  [2]吴静.ESP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2004,12.
  [3]张世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框架构想[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1999.
  [4]张林华.浅析ESP教学与EGP教学的不同[J].南昌高专学报,20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9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