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中职幼师专业学生手工创作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 晶

  摘 要: 手工课是培养学生手工创作技能和创造力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文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发学习动机、搭建学习平台、开展实践活动、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引导中职幼师专业学生乐学、会学、会运用、会创造,培养学生的手工创作能力。
  关键词: 中职幼师专业学生 手工课程 手工创作能力
  
  手工课程,是幼教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围绕幼教职业岗位需要以传授手工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操作实践和应用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手工创作技能和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一门课程。针对当前中职生学习兴趣淡薄、学习能力缺乏及学习信心不足的实际状况,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幼师专业学生手工创作能力,成为任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体会和具体做法。
  一、有效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乐学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它能够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幼师专业学生学习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对幼教事业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中考的失利,或因幼教专业毕业生目前较容易就业而选择幼师专业。学生本身缺乏对幼教学习的兴趣,或不清楚职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出现自卑、厌学或焦虑情绪,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入学后稍遇一点困难就放弃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入学初,不必急于教学生去做,而应先引导学生多看,通过看让学生了解自己选择的专业,了解手工课要学习什么,从内心喜欢上这一门课程,激起学习热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安排见习活动。学生入学的第一周,即可以安排到优秀幼儿园2―4天进行见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体验幼儿园浪漫、温馨、充满朝气的环境布置,欣赏装饰品和教学用具新颖的造型、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等,为学生提供可视、可感的现场范例。之后在每个学期的见实习过程中,都可以引导学生多次进入实际环境感受实际需求和自身的不足、学与用的统一。
  2.举办作品展。范作展示是学生全面了解所学手工技艺的重要渠道,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途径。将任课教师和往届学生制作的精美手工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就一种工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多种方法进行创作,制作出不同类型的作品来,看到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成绩,在他们发出异口同声的赞叹的同时,知道有一个经过努力自己也可以达到的目标,同时向往和自信也就会产生。
  二、科学搭建学习平台,让学生会学
  中职幼师学生入学前毫无绘画基础,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对职教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也缺乏了解,因此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专业技能是关键。同时,要认识到幼师专业手工教学的任务不是培养艺术大师,而是培养能够胜任幼教一线工作的优质劳动者和中初级实用性人才,因此,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体现就业导向,将课程学习与幼儿园的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手工艺术作品,为幼儿园环境布置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科学搭建学习平台,给学生铺好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路子。
  1.按照职业岗位必需、专业学习必备的原则,在教学内容选择和要求上难易适度、容量适宜。如:要开设美术综合课,打好专业基础。按照幼师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将简笔画、素描、装饰色彩等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筛选并有机组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掌握造型、结构、比例、色彩方面的知识要点和规律,为手工制作打下基础。还要以浅显易懂、易于掌握、富有趣味的内容和形式编制教材,参考以下教材:
  《立体构成》赵殿泽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美术》(下,手工部分)马雪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手工基础教程》沈建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废旧物制作篇》秦秋萍、王会美、石建勋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纸雕设计―绿艺篇》,张辉明主编,吉林美术出版社
  《巧手折纸大全》,彩虹主编,福建美术出版社
  《创新纸艺DIY》,李莉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橡皮泥――基础篇/提高篇》,徐艳丽主编,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儿童手工制作》,肖知杰、赵国英主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半立体装饰画》,熊焰主编,海天出版社
  2.在教学目标确定上,把握好尺度,贴近学生和岗位需求实际。幼师手工教学应提高学生对幼儿手工的认识、学习和巩固,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做、做与教相结合,达到如下具体目标:能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幼儿手工的感知能力和操作性,掌握基本的幼儿园手工教学方法,上好幼儿园的手工课;能根据需要制作教具和玩具,进行环境美化和装饰,对幼儿进行浅层次审美教育。
  3.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组协作,让学生学会合作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体验合作的成功与快乐。
  4.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上,丰富多采。遵循先模仿后创新的原则实施教学。先模仿,掌握制作工艺的基本技法和技能。可以采用示范―模仿、演示―实训教学模式,在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前教师做方法步骤演示,在练习过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技法示范,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边思考、边选择、边模仿、边体验,加深直观性认识,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技法。后创新,有了扎实的基础、浓厚的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创新。另外,还可灵活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会运用
  学的目的是用,把学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加教学的兴奋点和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机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让学生去思考、动手、解决问题,通过学用结合的实践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使他们看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有效促进教学。
  1.任务驱动。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任务,如为教室、为自己的宿舍或房间设制一幅画,为同学、老师、家人设制一张问候卡或一件小礼品,对班级、学校有关活动区域进行布置、装饰,帮助幼儿园布置环境等。
  2.竞赛激励。开展手工技能竞赛、举办手工作品展览等活动,提供成果展示机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会创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掌握手工制作工艺的基本技法和技能,当然是手工教学的主要内容。没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就不可能制作出一件像样的手工作品来。但是在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手工制作技能的同时,还要积极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手工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后,他们就会启发幼儿去创作,还根据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设计制作出理想的玩具和教具,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变无声变为有声,变枯燥为有趣,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1.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建立探究学习机制。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对待学习的主要因素。在手工课程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对实践活动目标的理解、参与手工活动的态度与程度、独立意识与合作精神的结合、成果的表达与展示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作科学评价,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创造。
  2.注意教学的目标控制,鼓励创造性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两种偏向:一是只讲解工艺制作过程,只要求学生机械模仿的简单教学;二是一味追求难度,过于强调技巧的高要求教学。这样学生就会通过适当训练,由简单模仿向自我创作转变,达到可能达到的目标,掌握符合实际需求的能力。
  3.注重创造性思维训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发挥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力,进行发散、求异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如设计“变废为宝”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普通材料,甚至是被称为“废物”的东西,通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化腐朽为神奇,制作出精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姗姗.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2]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李文馥.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4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