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提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葛云霞

  摘 要: 本文作者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探索采用行动研究,通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提高
  
  传统的语文教学采用“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讲解为中心、应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封闭性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片面性和滞后性,而且使学生对教师、教材产生极大的依赖性,使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不能顺利进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被充分调动起来,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同时所学的知识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语文学习因此变得枯燥乏味,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语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根据课文特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如同一出戏的序幕,是后面的高潮和结局的伏笔,可诱发学生猜测,启迪学生思考,培养思考习惯。教师在上课时要根据每节课所学知识的特点,事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导入新课,使学生一开始就沉浸在一种快乐、和谐、轻松、新奇的气氛中,这样学生才会被各种特定的气氛所吸引、陶冶,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导入新课既要切题,又要有趣味性、感染性,而且要有吸引力和启发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我在讲舒婷的爱情诗《致橡树》时,让同学们观赏《梁祝》片段,然后在音乐画面的氛围中导入新课:“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长城;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因为爱情,梁祝黄泉齐化蝶,共同谱就了一曲千古绝唱。”这样的情境导入既让学生理解了爱情的真谛,又容易引起学生心灵的碰撞和共鸣,进而融入到课文的诗情中,理解诗情诗意。
  2.抓住时机,创设情景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才会热爱,而学生的兴趣来源于自信,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有信心、有把握,就敢于直面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因此,老师就要常常给学生创造发挥主动性的机会。例如我在讲《雷雨》这部话剧节选时,提前三天就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排练《雷雨》这个课本剧,并向学生讲明,允许他们发挥想象,但不能脱离主题,学生对此排戏都具有很浓厚的兴趣,课下分析课文,查资料,并对剧中各个人物形象进行讨论(甚至是争吵)、揣摩、分析,然后进行任务分工、角色分配,最后各组都排演了出来,在班内公演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剧组的作品各具特色,引起学生的激烈争论(争论各剧组谁把剧本把握、领悟的好),造成极大的轰动,我再适时引导。这样不仅使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让学生从表演中鲜明地认识到周朴园的冷酷、狠毒、狡猾,以及侍萍的自尊自强等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再把课文中的重点稍加点拨,学生基本上理解掌握了全文。最后我又抓住时机赞赏他们构思新颖,想象力丰富,思路清晰,表演到位精彩,人物个性鲜明,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长于探究的头颅,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也普遍应用于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能为语文课堂提供全面而又直观感性的材料:将声音、图像、数字等内容融合,把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画面结合起来,创造与渲染氛围,有助于学生走进教材,更好地体味内涵。
  3.1学科间渗透,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
  音乐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命轨迹中离不开音乐的滋养,它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语文课堂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不同,将音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积极主动地去体味文章的神韵,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比如,我在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把《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引入到课堂中,先让学生欣赏音乐本身的魅力,然后又让学生在《三国演义》主题曲中反复感悟《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与悲怆,这样学生更好地进入了文章的情感世界,不仅在配乐朗读中把握了作者和人物的情感脉博,而且发挥了想象,仿佛置身于当年的赤壁战场,目睹周公瑾的雄才大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引起了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3.2影视资料辅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增加学习趣味性。
  在语文课堂上,许多内容是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学生把握起来有难度,运用影视资料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的优势,将抽象难懂的语言文字变为形象可观的图像,便于学生理解。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刻画独具特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人物形象,我下载了电视剧《红楼梦》中的这一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将电视剧中的情节与作品中大段的文字刻画结合起来比较、欣赏,这样学生就在清晰、直观、形象的影视中把握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印象也比较深刻,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感兴趣,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调动了起来,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4.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来提高自己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别人作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等。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定期举办作文、手抄报、故事会、辩论会、成语大比拼、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并进行评比,比如成语大比拼活动,此活动分四部分组成,即一气呵成(即成语接龙):出口成章(命题用成语口头作文);心领神会(表演猜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编自导自演成语故事)。各部分各有评分标准,前三部分均限时完成,富有挑战性。尤其是心领神会部分,我就借鉴“幸运52”的挑战方式,由两个环节构成,第一是投影谜面猜谜,第二是一个学生看成语进行描述、释义、表演(但是不能说出相同的字来),另一个学生根据提示猜成语,猜出一个加十分,限时三分钟,学生就很踊跃,情绪高涨,紧张热烈的气氛可想而知。从实践来看,把这些灵活多样、富有新鲜动感的趣味性竞赛活动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语文课就不再是沉闷古板的“一言堂”,而是能够激动人心、引人入胜、富有创新特色、着意开发潜力的“群声会”,学生的语文兴趣也将得到更大的激发和提高,并从中体验到探索和成功的乐趣,而且能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才能真正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才能有保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才能得到落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