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 匀
摘要: 本文介绍了探究式学习的定义与主要内容,指出探究式学习 (Inquiry Learning) 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或“发现式”学习方式,或“问题导向式”学习方式。它的核心内容是五个词:问题、证据、解释、评价和交流。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探究式学习方式与被动式学习方式的不同,概述了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优点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英语学习运用
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使用在大学英语教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每一个教师都在思索如何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其中学习方法的变革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从被动式学习转成主动式学习,或叫探究式学习。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探究式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探究式学习释义
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也有人称之为发现式学习方式,或问题导向式学习方式。它的核心内容是五个词:问题、证据、解释、评价和交流。“问题”就是学生依据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不能理解、无法解释的现象所提出的问题;“证据”则是学生为了回答所遇到的问题在实验、实践和资料搜寻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情况记录等;“解释”则是把观察收集到的证据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借助于推理提出现象或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在证据和逻辑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评价”是对解释,也就是自己得出的结论的验证。这一步要了解其他可能的解释,要听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解释是否回答了所提的问题,推理过程是否合理,是否从自己所得的证据中还能得出其他解释或结论。“交流”就是在适当场合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问题、证据、程序、解释等),以便让其他同学或同行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或者就相同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
二、探究式学习与被动接受式学习的区别
被动式学习方式指上课以听教师讲解为主,学习活动以记忆重复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目前在不同学科课堂上被广泛采用。它对迅速大量地接受知识,以使学生在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是有好处的,因此,对这种学习方式不能全盘否定。尤其在目前基本上都是大班(60多人)授课,不利于师生交流、个别指导与分组活动的情况下,被动式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可行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学习方式的弊端,努力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否则,就难以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一)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弊端。
1.学生被动地而不是主动地接受知识,课上无论教师讲什么,如何讲,学生全然听从指挥。如果不是有考试分数的逼迫,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坚持听下去。
2.教师讲授的内容以传授已发现的规律为主,对学生强调认同、记忆、重复,而不关注人类尚未解决的、学生迫切感兴趣的东西,更不会组织、鼓励学生去怀疑、探寻真理。
3.学生上课的方式主要是听讲、记笔记。回答问题也是以重复教师讲解的知识为主。学生不可能按自己的爱好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或外出活动。
4.教师始终处于主导、主讲、主管一切的地位,甚至何处该记、何处不该记都要布置清楚。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处于听候吩咐的状态。
5.“深挖洞”式的讲解,把本来已经不容易的知识搞得很深奥,更加重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6.由于长期处于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压抑,不善于质疑、发现,不敢于辩论,不能独立自主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也就谈不上什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了。
7.学生的活动基本以个体劳动为主,个人记笔记,个人复习,个人准备应试,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次要的、偶然的。
8.对这种学习方式成果的评价是一次性的,考试分数高就说明学得成功,反之,则是失败。
(二)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优点。
1.学生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因为问题是他自己提出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活动又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实践。做自己想做的事往往有更大的动力。
2.这种学习方式是探讨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而又没有现成结论的知识。这就比单纯接受教师和教科书为他们总结好的结论更具有挑战性。
3.学生学习的方式主要不是听讲、记笔记,而是收集资料、做实验、作调查,以及自己总结归纳和与他人讨论。
4.学生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始终是主角而不是配角,主要的活动内容是由学生的实践完成的。
5.教师不再是主宰一切的角色,但教师的鼓励、引导、批评、指正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教师支持,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6.学生的强烈的兴趣和永不衰竭的探求愿望是搞好一切学习的最重要的前提。
7.以这种方式从事学习,在查询资料、做实验、作调查、征求意见、小组讨论等活动中,不但个人要参与,而且要与人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成效。
8.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不是一次性的,也不可能通过一次笔试就检验出这种学习活动的全部成果。因此,只能采取形成性评价的方式。
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为了培养有创新精神、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有实践能力、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合作意识、能很快融入一个集体之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人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使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三、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许在开始阶段不是十分全面、规范,但它毕竟是在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被动式学习的一种挑战。作为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己任的教师,应该以满腔的热情,和学生一起投入到探究式学习的实践和探索中去。
以下试举一例:
我曾让学生阅读《21世纪英文报》。这张报纸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文笔、活泼的编排方式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读了一段报纸之后,学生中就有人产生了自己办一张英语报纸的愿望。当我在课间听到学生议论这个问题时,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起码我觉得,通过办英文报,他们可以写英文文章,这对练习写作是很有好处的。
我在课上把部分学生提出的办一张英文小报的倡议和大家说了,得到了全班的赞同。那么该办一张什么报呢?我让学生们想主意,有的说办一个“World News”,但是世界新闻只能转载网上或报上的新闻,让在校生自己去采访是不可能的。也有的说办一个“Class Daily”,仅写一个班范围太小。不过这个主意却给了大家很大启发,即写自己身边的事,反映自己熟悉的生活,这样的报纸肯定会引起大家的兴趣。最后一个学生的提议:编一份《食品学院日报》,正合大家的心意。
我集中了大家的意见,提出利用两周的时间,每组编出一份《食品学院日报》(英文版)。我把全班分成十四组,每组3―4人,并让他们自己选了组长。我提出的要求是,每份报纸至少要包括以下五篇小文章:分别介绍食品学院的一位老师、一位同学、一位家长、一座建筑和一次活动。至于如何排版、如何设计刊头等,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为了防止学生乱编故事,我告诉他们新闻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而要获得真实的第一手的材料,必须要实地采访,不可凭空想象。
于是,各个小组作了分工,有采访同学的,也有采访老师和家长的。我也成了两个组的采访对象。学生们在采访中很认真,一般都列有采访提纲,有的还配备了录音机等设备。
第二节课,是写文章。我在他们写之前,做了简短的辅导,规定了词数,每篇100个词左右。说明了写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如时态、人称等,尤其强调一个原则,即不准生造中国式的英文,要用听过的句子来说,用读过的句子来写。学生写完后,互相修改。我也不断地接受他们的询问,为不少学生修改他们写的新闻。
两周后的一堂英语课上,是各组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我先让各组组长向全班简短地介绍一下自己办的小报,然后大家传看彼此的作品。这时候,作为教师,我真为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感动。每一份小报都办得非常精致,全部用电脑打印和排版。从语言水平上来说,尽管远不如正式报刊的水平,但也基本能做到文从字顺。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办一次小报,不仅练了写作,还学会了采访、编排、找资料,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这些对今后学生的成长都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几点体会
(一)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意义重大,作为教师,应努力转变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等,努力投入教学改革中,不可抱残守缺、因循守旧。
(二)要爱护学生的积极性,耐心倾听学生的呼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十全十美。不一定每个问题上都要严格按照问题、证据、解释、评价和交流的程序。初期尝试,有一些探究的意思也是好的。尤其英语学科与自然科学又有很大的不同。
(四)让学生探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组织、指导、监督、激励不可缺少。
(五)要注意全体学生的发展,不能把目光只停留在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身上。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有许多做法是不能否定的。不同的教学任务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梁平.交际英语教学的实验[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
[4]Edge,J.Cooperative development[J].ELT Journal,2007,(46):62-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