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 婷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负载着一定的文化意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也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所以,译者不能仅限于语言层面的转换,还要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本文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讨论文化差异和在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旨在说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翻译教学 跨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表达文化,……语言体现文化,……语言代表文化”。[1](p3)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还是文化的载体。正如英国语言学家John Lyons认为,“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2](p335)因此,翻译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还是文化知识的教学。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挖掘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在接触语言时,自觉地从文化角度分析语言现象。著名的美国翻译理论家E.A.Nida (1993) 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致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3](p1)
  
  二、跨文化意识与文化认知
  
  所谓跨文化意识,就是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文字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转换的同时,译者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缺乏跨文化意识,就可能导致只顾字面上的转换而忽略其背后的文化问题,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造成误译。正是“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将母语文化的模式套用到所学的目的语文化上,从而发生文化负迁移” 。[4]原因是学生的目的语文化认知图式与目的语文化不相符。英国学者Morgan认为:“一个人的母语文化认知图式已经自然而然地形成,只有目的语文化的认知图示必须有意识地对待,因为这是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4]只有有意识地了解不同文化,加以积累,形成一定的文化沉淀,学习者才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从有意识逐渐到无意识,运用自如。
  
  三、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有一个比喻:“是将语言与文化比作冰山,可见部分主要是语言,它只是冰山的一角,隐藏在水下的巨大主体是文化。”[5](p258)由此可见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宏观了解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差异。
  1.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6]。在世界观上,西方人较倾向于看到宇宙事物的差异性、矛盾性;中国人较多地看到它们的整体性、统一性。在历史观上,西方人尚“变”,即对于事物的发展,较多地注意到它前后的不同,看到它变革的一面;而中国人尚“通”,即较多地注意事物发展的前后承袭,看到它稳定的一面。中西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构建了不同的交际风格与言语行为模式。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建立了这样的认知,学生对外国文化就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2.思维方式
  人类对相同的事物无疑存在着许多相同的认识,表现出人类的共性。同时人类思维也具有个性,即民族性。由于各民族的历史、生态、宗教、民情、习俗不同,对于同一思维对象,汉民族的思维角度可能不尽一致,从而在语言上会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具有整体的、辩证的、具象的、主观的特点,而西方民族的思维被描述为具体的、分析的、抽象的、客观的。如讲英语的民族较注重客体思维,较常用物称表达法。中国人的思维有从大到小的特点,讲时间按年、月、日,写地址依国、省、市、街、室,这反映了中国人的整体思维,先整体后局部;而英语的表达顺序恰恰相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小到大、归纳式的。
  (二)将具体文化差异知识融入翻译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指导学生去熟悉、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包括地理环境、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 使学生明晰文化差异存在的各个方面及其产生的诸多原因。
  1.地理环境与社会生活
  不同的民族,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物质环境与生活经历不同,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使语言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例如,“东风”一词在汉语里有温暖舒服之意,而west wind(西风)对英国人来说,因为它带来温暖和雨水,所以对它很有好感,诗人雪莱还有《西风颂》的名篇传世。
  各种语言都有一系列本民族社会生活形成的表达方式。如汉语中没有表达cowboy和hippie的意思的对应词,因为这两个词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中国人很难猜测美国的revival meeting是什么样的活动,对bingo party和bingo game往往一无所知。多数英美人从来没睡过中国的“炕”,没用过中国的“秤”,不懂得汉语中“节气”。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人爱用尊称,如“二哥”、“大伯”、“林局长”、“黄校长”等。讲英语的人则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甚至孩子对父母、学生对老师也可以这样称呼,无不尊之意。
  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差异,经常可以发现一种语言里存在的词语在另一语言里并不存在对应词,即所谓的“文化空缺”。或是虽有对应词,但文化意义和文化联想并不等值,从而造成翻译过程中理解与表达的文化障碍。如何排除这些文化障碍,正是翻译教学的着眼点之一。
  2.宗教信仰与历史典故
  欧美信仰基督教, 英国是西方历史悠久的基督教国家之一,《圣经》对英语影响之深远从不少来自《圣经》和基督教的成语可见一斑。如a covenant of salt(不可背弃的盟约),bear one’s cross(背负十字架),the forbidden fruit(禁果)。而佛教、道教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汉语中有“佛法无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说法。译者若缺乏浸透在语言中的背景知识,就难以理解和准确翻译。
  “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口头流传和文字记载下来的典故,反映这两种语言的人民丰富的文化遗产”[7](p199)。运用典故可润饰语言,使之丰富多彩、生动清晰。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多来自文学宝库及传说和神话,经过长期时间的沉淀,已经升华为特定语境下的文化精髓。如“她是林黛玉式的人物”、“原来是空城计”这样的句子,又如Shylock(夏洛克,指贪婪、残忍、不择手段追求钱财的守财奴), Pandora’s box(潘朵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Achilles’s 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等,若不了解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就难以理解其含义,更无法通过翻译传达给异国读者。
  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是采用归化还是异化,还要考虑翻译的目的,有的适合采用外来文化意向,配以注释,以丰富读者的文化概念和文化认知。有的则适合采用目的语的文化意向,以求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三)深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以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举例说明了文化差异的存在,以及了解文化差异对于翻译工作的重要性。“译者不仅要精通译出和译入语言,还要了解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并且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在每一具体情况下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文化障碍”[8](p160)。这些文化差异应在日常教学中逐渐教授或指导学生自觉探知,日积月累达到文化积淀,尽量消除文化陌生感,消除因对文化内涵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和误译。

  加强翻译教学的文化导入,应将之与翻译理论、技巧、方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文化既是外语学习的目的,又是外语学习的手段。翻译教学中,在学习英汉语言对比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考方式,强化英汉文化对比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内涵,结合具体的翻译目的,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才能最终产生合格的译文。另外,教师还可采用一系列增进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如通过读外国文学著作、介绍目的语文化的文章;看外国电影及录像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组织文化观的讨论与讲座,进行文化、风俗习惯的比较;多与外国人往来,接触多种文化环境等,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翻译的目的是要消除文化阻抗,促进文化交流。译者既不能仅从目的语角度去归化原文化,又不宜过于强调推行原文化,生硬直译。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教学的方方面面入手,教授目的语文化知识,尤其是与母语文化不同之处,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识别能力,同时指导学生根据翻译的目的处理文化差异。
  
  四、结语
  
  翻译在一个民族文化的拓展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理解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A.Nida(1993)说:“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3](p110)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能只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的转换,还应向学生讲述语言符号下面的深层文化,让学生意识到文化与语言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Kramsch,C.Language and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许文胜,朱章华.英汉比喻性词语中文化内涵及翻译[A].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4]刘爱真.文化认知与言语得体[J].外语界,2000,(2).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6]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2,(3).
  [7]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8]罗进德.谈谈误译的文化背景[A].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