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应军

  摘要: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创新意识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始终,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在认真研习分析教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落实好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人人都是创新潜能的主体,但个人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有所差异,在创新能力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取决于人们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否取得实效。教学实践证明,作为体现新课程理念要求之一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渗透在学校学科教学的每个角落。因此,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认真研习教材、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形成学习技能,提升创新能力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已经成广大教师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类型课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如此教学才能取得实效,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有力提升。
  
  一、注重物理新知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国教育学家皮耶罗格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进行恰当的新课导入是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新课导入的创设,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的铺垫,运用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抓住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动性,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如在讲序言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进行“奇特、新颖、有趣”的演示实验,利用丰富教学资源,通过直观的画面、生动的语言、典型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如在讲授电阻的串联知识时,针对“有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是8.3Ω,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5V,如果只有6V的电源,要使小灯泡能够正常工作,要串联什么样的电阻?”这样一道题目,在进行讲解时,我没有直接向学生说出解题的方法,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与学生对话、进行设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题目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到解题的关键环节,从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二、注重物理知识的复习巩固,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
  
  复习是学习对象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知识再现、系统整理、学习反思的过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已经成为初中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知识复习巩固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一章、节的知识要点进行认真的梳理,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系统,并紧紧围绕中考内容的命题趋向和要求,实施层次性、渐进性的阶梯式提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复习巩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敢于向课本、资料、教师提出质疑,发表自己具有独特见地和观点的见解,逐步具有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在进行习题讲解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方面的习题训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认真的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求异性、全面性、多向性、聚合性。例如在复习电学内容时,我出示了一道“2只电流表,1只开关,2节干电池,1只已知电阻,要求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画出它的电路图,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的题目,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做题。做完后,我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出示了三个拓展性题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我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学生很快得出了问题的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注重物理实践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学科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好试验课和实验习题课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习惯两大品质。
  一要做好实验课教学。在实验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此次试验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带有目的性进行实验操作。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讲解物理现象的原因。比如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过实验发现,凸透镜成的像不只一个,这时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找出其中的原因。
  二是做好实验习题课教学。实验习题课是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的强化,是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实验习题课教学时,要按照物理学科特点,强化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进行“马铃薯的密度将影响它的淀粉含量”的实验习题课教学时,我向学生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马铃薯、量筒、刻度尺、弹簧秤、小刀、烧杯、水、细线等实验器材,然后让学生从中选用适当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前,为了能让学生顺利做题,并有所创新,我先与学生复习了固体和液体密度实验方法,然后用鼓励性的话语,激发学生解题的积极性。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和实践,很快找到了进行密度检测的五种方法。
  
  四、注重物理分析,升华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由于学生在学习方法、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活动,做好指导工作,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提问,进行及时鼓励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交换观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激活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的互补性、促进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育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惯,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精神的跨越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