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爱霞
摘 要: 针对传统的高职教学方面存在的弊端,本文作者就《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教育在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实践教学等方面都应具有显著的特色。《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高专工科类应用电子、电气、自控、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学好它是学好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前提,所以它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计算繁,学生普遍觉得这门课难学。在教学中,很多学生感到入门很难,内容很枯燥,一些教师也抱怨这门课教学难度大。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首先认真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步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时代对人才高素质和信息化需求的提要,《模拟电子技术》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在学科体系的束缚下,《模拟电子技术》教材始终不能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学”与“用”严重脱节,有些内容“学了用不上”,有些内容“学了不会用”,而有些要用的内容却没有学。此外,“黑板+ 粉笔”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的单一的验证性的实验形式也不利于操作技能的培养。
为了全面提高《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模拟电子技术》教学适应社会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笔者对以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二、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理论教学内容重组。
长期以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没有跳出学科体系的束缚。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传授的是理论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事实、概念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但高职教学是以培养高技能的职业人才为目标,其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因而,在学科体系的束缚下,《模拟电子技术》教材始终不能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
笔者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重新组织。
1.以“必需、够用”为尺度,重组理论教学内容。所谓“必需”是指高职人才培养规格之所需,而“够用”则指满足后续课程之需要,既尊重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又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美性。
2.减少数理论证,多用形象、直观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展示电路规律。已有专家提出,相对于形象思维智能,高职生的逻辑思维智能普遍较低,以符号推导为主数理论证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于高职教学对象,而重在揭示现象的计算机仿真更适合高职教学。
3.增加各种实用电路,借此培养学生分析电路图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学者往往感到模拟电子电路非常复杂,其实模拟电子电路是很有其规律的,但需要经过阅读大量各种各样的电路才能体会出其规律,而传统的教材所提供的电子电路普遍较少,因此,教材中有必要增加一些各种类型的电路。
4.适度增加新技术和新器件的内容,以使学生了解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二)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因为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较多的元器件、信号波形图和电路图,教师单纯运用“黑板+ 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会使课堂信息量偏少,有些理论难以表述清楚。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多媒体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优势明显,能节省画图时间,增大课堂信息交流量,使课堂教学更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讲授“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时,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Pspice、PrCAD软件分析输入、输出和电路中各点的波形情况,调整输入波形,会得到相应的输出波形,可使学生直观地认识什么是甲类、乙类及甲乙类功效。学生就会对这部分内容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提高学习兴趣,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多媒体呈现文字、图形的速度较快,学生长时间观看屏幕,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容易产生惰性。板书的优势在于可以容纳较多的内容,而且内容整体性强,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可以利用教师板书的时间对刚才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加强对知识点的衔接和知识点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在原理性的推导、公式推算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对高职学生而言,实践教学是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因此,学生除了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通过系统的、紧贴生产一线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往模拟电子技术课大多采用的是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加强理论学习的认识性而设置的验证性的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笔者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并将实验内容分为基本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以全面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基本实验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如元器件识别、焊接和仪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专业实验用于训练一定的专业技能,提高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如印刷板制作、电路设计、电路调试和各种功能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等。综合实验用于训练综合技能,实习教师只提出基本要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线路、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设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创新实验主要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而设。从选题、查阅文献、方案论证比较、购买元器件到制件调试完成等,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利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既完整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一个有宽度(实践教学内容丰富)、有厚度(包括基本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有尖度(针对基础好的学生的创新实验)的金字塔形结构,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上述教学方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蒋玲,侯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37-39.
[2]王瑾.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21):138-139.
[3]俞梁英.多媒体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整合[J].高职论丛,2007,(2):60-62.
[4]邓荣.用系统论分析职业技术教育的若干问题[J].南京: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2):39-41.
[5]何东亮,丁瑜.教育学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6]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JKGHBBC-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5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