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谅德育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胥 平

  摘 要: 英国道德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及其同事创立的体谅德育模式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为中心,其包含的德育教育理念、德育工作方法和思路对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体谅德育模式 我国德育 启示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著名学校道德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PeterMcphail)及其同事共同创立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为中心的、以道德情感教育为主的体谅德育模式,曾广泛流行于北美,成为当代西方国家影响最为深远的德育模式之一。体谅德育模式与主流的强调理性和判断的德育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情感为主线,注重体谅他人,强调学会关心以及真实的社会情境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模式。目前我国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和实效性差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德育是一种无视学生道德成长的主体性的“无情”的教育模式,重视的是道德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学生真实的需要,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和抗拒心理,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等问题产生。实际上,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对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和维持具有重要的中介和动机作用,笔者认为注重情感培养和激发的体谅德育模式对提高和增强我国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德育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体谅模式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以满足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为基本职责
  
  1967年至1971年,麦克菲尔等人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800多名13―18岁的英国中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对于人际关系中奉行坦率、互惠和关心等处世原则的反映相当积极。这项研究证明: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与他人友好相处、爱或被爱,帮助人们去满足这种需要是德育的首要职责。我国传统的德育更多关注的是理想和社会的需要,强调的是道德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恰恰忽视了帮助学生解决人的个性与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对控制显示行为、引导学生表面言行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严重忽视学生真实的需要,特别是企图将预先确定下来的正确价值观推销、塞给或强加给青少年,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和抗拒心理,最终导致学生知行失调、言行不一等问题的产生。体谅德育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对学生需要的关注,反对理性化的道德说教。麦克菲尔在确定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时,高度相信学生的观点和态度;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十分注意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他们的身心特点出发,所选的内容对学生而言都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当然易受到学生的接纳和欢迎。因此,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时要重视并尊重学生现实当下的需要,满足学生爱与被爱、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使道德教育成为基于人的内心需要而自主构建、自主生成的自我教育。
  
  二、体谅模式认为教会学生关心人和体谅人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麦克菲尔认为,关心人和体谅人的品性是道德的基础和核心,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培养自我与他人相互关联的一种个人的一般风格,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成熟的社会判断力和行为的发展,而成熟就是具有创造性的关心,并在关心中获得快乐。反观我们的现实,学校德育仍然侧重于认知为本的学科教育,虽然在课程中不缺少“主义”与“品德”等方面的内容,但多流于形式或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远未能内化和融入学生的身心,成为指导其言行的准则。我们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乃至社会环境在对孩子成长中关心和学业二者之间更看重后者,教育中关心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人性中一些美好的东西,如关爱、同情、扶助弱小,甚至人的良知,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导致现代社会物质财富极为丰富,但人们普遍感到社会处在缺乏关心的状态。因此,要把学会关心提升为学校教育最为重要的使命,学校德育应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并在关心人和体谅人中获得快乐。在德育实践中,德育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由地选择试验各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在活动和情境中促进学生成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行为发展。
  
  三、体谅模式特别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和环境的教育作用
  
  麦克菲尔明确表示他反对道德教育过于理性的方法,宣称这些注重自我反省的理性化概念损害了人性的最好情感,把德育变成了苦行僧的例行公事,他提出要重视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和榜样的作用。他认为行为和态度在心理上是“有感染力”的,品德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感染的,而不是被教会的。向榜样学习,是个体自然发展的基础,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是青少年获得关心人和体谅人的品质的重要方式。麦克菲尔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学生对自由抱有很大的热情,很多时候以“反叛”的态度对待成人,但他们并不是一概地否定成人的帮助,他们不满的是成人对自己生活的过多支配和干涉,他们很欢迎善解人意、具有幽默感的成人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帮助。同时,他们也对一些以身作则、自信而正直的家长和教师表示出很大的敬佩之情。因此,麦克菲尔认为榜样是一种教育形式,甚至是教育的最高形式。我国传统的德育也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但我们树立的道德榜样往往具有“高大全”式的情结,使人可望而不可及,失去对人的吸引力。正如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所讲的一段话,揭示了这种做法的危害。他说:“我们所接受的宏大的教育方略总是要孩子从小树雄心、立大志,为了什么什么成为什么什么。与之相匹配,我们强调榜样的力量,把榜样成长描述成为什么什么,含辛茹苦的过程。我们的师长也不时地推出一些榜样供我们效仿。然而这种效仿使生命个体成为僵硬的工具,使思想全无乐趣可言。”可见对学生而言最好的榜样就是身边亲近的活生生的人,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学生从教师所做中学到的东西比教师所说的东西要多得多。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道德“布道者”和“训诫者”的角色,保持其真实的人的本质,建立真诚平等、愉快合作的师生关系。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全体教师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自觉性:第一,努力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氛围,使猜忌、谨小慎微、提心吊胆、敌意和忧虑在课堂生活中消声匿迹;第二,教师要在关心人、体谅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善于从孩子的需要、兴趣、情感等方面体谅他们,将任何形式的道德教育都建立在体谅的基础上,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自己的人生愿望和发展方向,并为他们对自己人生的设计提供相应的教育和帮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7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