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精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海川
摘 要: 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以期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 创新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历史课堂教育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历史课上学生只能围着教师的讲、问、练团团转,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严重的压制和损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习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活动、自我挖潜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呢?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教师只有做到这些,真正用一颗真诚的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视为朋友,热情爱护、平等对待,对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都充满期望,充分相信,对学困生更是倍加关心,适时启发点拨,才能通过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相信自己、感到自己能行。
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安排,一般为每周2―3课时,这使历史教师与学生接触沟通的时间较少。另一方面,一般历史教师任教班级较多。时间少,要接触的对象又多,要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似乎极为困难。其实不然,师生关系的建立并不在于接触的时间多少,当然更不在于那些说服教育。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杆秤,当教师在学生心中那杆秤上的分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变得容易多了。所以,我们教师应努力增加自己在学生心中那杆秤上的分量,尤其是我们历史教师,更不能忽视每一个与学生接触沟通的机会。我们要及早地摒弃传统教育观念,放弃“师道尊严”,用一颗真诚的心,就像对待朋友一样,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
二、教师应进行创造性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爱好,内心里都有着一块私密的小天地,在这个小天地里倾注着自己的热情和精力。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习牢笼。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个性被磨平了,创造力就不易被激发出来。因此,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有一种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采的教育氛围,必须废除注入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永恒追求。近期历史教材的改编和中考的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考试仍在进行,仍实行开卷考试,但题型的变化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单纯凭记忆的模式,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历史教学中就应以讨论为主,并辅之以辩论、归纳,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辩论,教师作适当的引导,或帮助学生查找一部分资料。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创新的意识,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志向和信心
立志是创造成功的大门,信心是它的立脚点。没有伟大的自信,是注定干不出伟大的事业的。创造性的工作只有永葆积极的精神状态才能取得成功,而增加自信心才可能变得更富有创造性。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人物都具备这种特性,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应积极挖掘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必要时对部分内容作适当的补充,这样就能给学生一种创造性的榜样,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如在讲述伽利略、爱迪生等科学家时,可以对他们的基本经历作简要介绍,特别要强调他们从小立志于科学、立志于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才智的精神。伽利略十六岁时发现了钟摆原理,爱迪生二十一岁时取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他们成就的取得,主要原因是从小立志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畏艰险,排除万难而取得的。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
中学生是思维最敏锐、最活跃的阶段,首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提倡怀疑精神。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甚至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我在历史教学中就特别注重鼓励学生对不同事物进行不同的分析和对同一事情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重性。如对历史人物左宗棠的评价,为了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我提示学生,可从清政府的角度来看,亦可从人民的角度来看,再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从左宗棠自身来看……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具体分析,使学生进行了多角度思维,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打下了基础。其次要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奇思妙想、别出心裁,甚至异想天开。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找教师的错,与教师唱“对台戏”。“师云亦云”培养不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大胆尝试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历史观点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更为关键的是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教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