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90后”情绪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 力

  摘要: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因素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紧密相关,对英语教学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新进大学的“90后”的一批大学生情绪因素的形成原因、形成环境、特性与现状的阐释,来分析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措施。
  关键词: “90后” 情绪因素 大学英语教学 影响及对策
  
  1.引言
  近年来,关于影响外语学习因素的研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2008年9月迈进大学的一批“90后”的大学生,情感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影响巨大。所谓情绪因素是指个体平衡情绪和理性的情绪意识和情绪管理的技能,个性因素反映个体的内隐和外显的行为方式,反映了个体惯常的思维和处事方式,从而影响认知发挥的形式和质量。而“90后”的情绪特征是怎样的呢?中国首份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报告最近在武汉大学“出炉”。这份报告表明:他们“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同时,“90后”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调研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是武汉大学各院系新生中的800名新生,调查内容涉及消费、心理、社交、学习及社会认知等方面。该报告是继全社会对“70后”、“80后”全面关注后,中国高校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较为权威的解读。在被调查学生中,他们的情感经历却超出人们的想象,这与父母、老师希望的“不问感情、多问学业”有些出入。“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多样化,自我意识更强,也更自信,喜欢尝试新事物。
  针对“90后”与“80后”所呈现的不同的情绪特质,我们大学英语教育有必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大学,虽然学生已从“60后”、“70后”、“80后”变到了“90后”,一些课程的内容和讲授方式却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模糊管理”并不适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调查过程与分析
  在从事英语公共外语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90后”和“80后”在某些方面也具有共通点。但是这里我们主要研究他们的相异之处。
  1.个性化色彩更强。在2008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习动机与时代特点结合度高。动机(motivation),一般而言,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把学习动机分为四类。(1)学习兴趣:对所学内容和从事某种活动感到乐趣,如学生对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一种说不出的乐趣。(2)学习能力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知。以上两类属于内在动机。(3)外部目的:学习是为了获得他人尊敬、称赞等学习以外的目标,如努力学习是为了让同学看得起自己。(4)知识价值观: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知,如觉得学习能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后两类属于外在动机。动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但动机必须有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为内部的动力,推动个体朝目标努力。“90后”是在90年后出生的一群人,他们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长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高速地发展,所以这些外部的诱因一方面就影响了他们的潜在的认知选择。面对社会的日新月异,而他们能接受它,并且接受新兴事物的速度很快,追求变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期望能够改变它,这和一味叛逆的“80后”是有区别的。在英语教学中,他们大胆提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看法,喜欢情景美剧,喜欢活泼新颖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根据目的又可以分为融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融合性动机指的是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融入目的语所在的群体,而工具性动机指的是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或者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工作机会,或者是为了通过外语这种媒介而进一步学习其他东西。“90后”在进大学初期普遍工具性动机不强。而“80后”普遍是在父母的“考上大学才能找好工作”的思想的熏陶下长大,目的性更强。但是对于“90后”的这种思想对外语改革也是一种契机,能够有效实施我们的快乐教学、情景式教学,这对于外语教学摆脱过去的框架式教学是有促进作用的。Gardner把动机分为三部分:个人的努力、完成学习目标的愿望和对待语言学习的正确态度。英语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如何培养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兴趣,对学习者取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学习的成败、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激发,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能够持久。对于“90后”,他们的学习动机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动态变化,我们外语教学者有必要根据他们的年龄、性别来确定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采用适合的教材,加大多媒体的应用。
  2.态度(attitude)。态度通常被定义为可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由认知、情感、行为三部分组成,情感是核心。学习态度与英语成绩的调查发现:学习态度与大学生的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学习态度及其英语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对大学生英语成绩有主要预测作用的是成就动机中的避免失败维度与学习态度中的认知成分。事实上,态度与动机密切相关。要是能产生比较积极的态度,学习动机就会比较明确和强烈。因此,不论是对“90后”,还是对以往的“70后”、“80后”,实际上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还是培养他们好的学习态度,高校可采取问卷调查、集体交流、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了解分析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新生在面对学习、生活的环境的变化,自身角色转化的过程中,影响学习的除了智力因素外,不可忽视的还有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还有学习的观念和策略。在学生认知心理发生剧变的关键时期,如果大学英语老师缺乏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不注意合理的衔接,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教学思路的话,那势必会造成教学过程的盲目性。反之,如果教师能从心理和方法上加以正确的引导的话,就能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良性发展轨道。对于“90后”情感状态极不稳定的特点,教育者有必要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关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这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这需要教育者付出很大的爱心、耐心,在这方面,国内高校仍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3.教学对策及思考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变化,它是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有研究表明,情绪的强弱和智能操作的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线性关系。我们要由片面强调整齐划一向包容个性转化;在教育模式上,由单向灌输向双向和多向沟通转化;在教育重点上,由过于理想化的宏观目标教育向宏观目标与人的自身需要相结合转化。
  对于这群“90后”要因材施教,培养他们好的学习态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创建讨论式模式。在外语学习中,应尽可能让学习者进行感情体验活动,丰富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难点、重点,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外语教学中师生要达到心理和情感的沟通,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气氛和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实施教学奠定基础。总之,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个性化带着争议走进大学的一代新的大学生,在培养其独立进取的个性的同时,还要强化其学习动机。在教学中,也还有许多方法是需要我们去探索的。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吴庆麟等.认知教育心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李晓静.情绪、情感因素与外语学习[J].中国教育月刊,2008.4.
  [4]刘红梅.大学新生英语学习心理初探及教学对策[J].国外外语教学,200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