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晓虹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充分尊重后进生、教学要因人而异、教学形式多样性以及导之以法,追求“巧”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活后进生 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具有文学艺术性。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长期以来,多数教师还在用一套陈旧的教学方法――识生字、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分析讲解课文,使学生没有机会去阅读、积累、感悟和品味,只是一味机械地听教师侃侃而谈,吸收教师咀嚼后的二级物,从而大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剥夺了他们的创造能力,更使后进生如听天书。望语文而生畏,使他们对学好语文丧失了信心,而教师却埋怨学生不认真。为了激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尊重后进生
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对学生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有些教师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总认为后进生是一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因此这些后进生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提问与他们无缘,学或不学教师不在乎,殊不知教师这样的态度和行为大大地伤害了后进生,使他们无形中背上了被歧视的沉重的十字架,怎么还会有兴趣学好语文呢?
实际上后进生有很多长处:好说好动、善于表达、能歌善舞、思维敏捷、点子多等。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关心、热爱他们,和他们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益友,他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语文产生兴趣,也就情不自禁地去阅读语文课本,去阅读课外书刊,扩大视野,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二、教学要因人而异
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要求过高,应从素质教育出发,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他们回答对的问题,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回答错了,对其勇气也要肯定,并鼓励其多发言,尽量少否定、少批评,帮助其树立信心,培养兴趣,发展个性。
三、教学形式多样性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就要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
1,导入诱趣法。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在教学中培养后进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如果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很久以来,许多教师创设了大量导人方法,如插图导人、故事导人、音乐导入等,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后进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可以让后进生讲述一个故事或背诵一首诗和一段文章,或提一个问题,或讲几个成语,也可以教师朗读一段知识“快餐”,然后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进入新的教学内容。
2,设疑激趣法。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的动机,能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积极学习。平时,后进生在课堂上不善于发言,这不是他们反应迟钝,而是教师未拨动他们的心弦。只有当教师的疑设在学生的“动情处”、“兴奋点”上,他们的思维才会随之被激发。
3,活动的调趣法。后进生虽说读书成绩不理想,但对于各种活动非常积极,因为这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内容,让学生去说、去背、去辩、去唱、去演,以多样化的教学激活学生兴趣。这样既增强了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又为他们展示自己提供了“用武之地”,更是对他们学习的一种肯定,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4,竞赛促趣法。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开展学习竞赛,能促使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其实课堂中的提问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竞赛。但遗憾的是教师提问时,总是针对成绩优秀者,而忽视了后进生。如果我们注意后进生的潜在能力,抓住他们的好胜心,给他们提供机会,我想一定会激发他们的阅读激情的。例如,在学习完诗歌单元后,我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赛诗会;教完小说单元后,进行故事会。在这些活动中,后进生个个摩拳擦掌,积极准备,为本组争光。像这样让他们在竞赛中得到快乐,增强集体荣誉感,自然也会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导之以法,追求“巧”学
有的学生学语文的态度非常端正,上课认真记,作业清楚整洁,平时刻苦勤奋,功夫不谓不深,但往往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始终不见进步。他们自己和家长都深感困惑。这种情况的症结是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他们只会“苦”学,不会“巧”干。像这类学生,我们要适当点拨,耐心开导,导之以法,把功夫用在点子上,真正做到:
(一)讲求课堂效益,抓住重点难点,学会听课方法,提高听课质量。
(二)注重理解知识,善于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不懂装懂。
(三)加强归纳小结,及时复习巩固,温故而知新。使基础知识系统化,思维理解条理化,解题应用技能化。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要在乎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些后进生,牢记于漪老师说过的话:“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