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万 珺 帅 蓉
摘 要: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因其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一直以来都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通过合理的调节和安排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英语学习 兴趣 动机 培养
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好外语的主要因素有四点:1.才能,占33%;2.智力,占20%;3.动力或坚持性,占33%;4.其它,占14%。而语言才能和智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培养与发展,兴趣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对智力发展起着启动、调控、提高的作用。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作用之大。实践也证明:当学生对某一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效果尤佳。
一、善于引导,激发兴趣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学生能否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的关键。
1.发挥教育学当中的情感因素。
人是感情动物,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好感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师生关系很融洽,学生就会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授课,最大程度地符合教师的要求及教学目的,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前提,还是提高学习效果必备的先决条件。
2.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既制约学习动机,又制约学习结果。它能使学生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努力程度;使学生发展平衡的控制结构;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把学生的自我有效感和学习动机联系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我国一些教育专家给现代教育技术定义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由此可见,这次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是以教育理念变革为先导、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契机、以学生的个体受益程度为标志、以整合为手段的教育变革。英语教学中,如果要求学生一味地读、背,则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不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像并茂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乏味的文字内容变为富有情趣的直观形象的图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人曾经将整学期的教材制作成完整的课件,不但有上课教的部分,还设置了学生自学的部分,将课件交给学生后,学生通过上课听、课后自学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实施体验教学,激发兴趣
两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儒家文化精神的倡导者孔子就提出“游于艺”(《论语・述而》)与“成于乐”(《论语・泰伯》)。可见,那时就非常注重通过学习各种技能促进弟子们的全面发展,进而塑造完美的人格。体验式英语教学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自我发挥的快乐、创新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为目的,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在主动积极的体验中掌握并拓展知识。
1.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式的教学观念。
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教师、教材、课程设置、课堂设置和实践、测试等因素相互影响,而且各种因素对教学效果起着不同的作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学的目标也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因此,英语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式”的教学理念,教学研究重心应从“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学”上。在教学中要真正实现这一理念,必须了解和关心学生在教学中的需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甚至内容。现代外语教学把学习者因素放到首要地位。在教学中既要研究学生的目标需要,即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动机和使用英语的情况;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即分析学生在理解和使用英语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在教学中的其它需要。这些需要还是英语教学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课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学习英语有输入,也有输出。若将输入比作教师的授课、教材内容的话,那么输出就是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演、练等综合素质的操练。从课程标准来看,后者更为重要。如同下水游泳一样,学习英语要反复操练和运用。因此,英语是一门实践课。英语课的特点与其他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改变“一言堂”的状况,首先要改变教学思想。
2.实现多种手段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小组协作,问题解决”,改变旧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协作完成的任务性教学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学习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帮助学生增加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运用小组讨论、群组辩论、即兴演讲等方式克服传统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弊端。
3.强化实践性教学活动。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做到“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大力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将更多的场景和机会扩展为学生可以利用的英语学习第二课堂,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和更为完整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由外语教师和学生一起负责、组织、筹划具体的活动项目,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校园广播、校园网等的作用,强化实践环节。例如充分利用现在大学普遍开设的英语角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这个有很好语言气氛的环境当中积极地和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同龄人交流自己对于任何问题的看法,在这样愉快的气氛当中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的思考,教师的提问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理解错误的原因,如:语言表达和内容理解上的困难等。提问的内容可以是:背景知识的问题、课文或听力材料的理解问题、知识的实际应用问题、解决办法的问题、对事物进行评价的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必将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所在,答案往往引发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现。
总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实施的前提。因此,学习兴趣的高低和学习动机的强烈与否与学生学习成绩好坏、教师教学效果高低都有密切关联。
参考文献:
[1]杨海丽,尹广娜,于秀芹.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