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探索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 丹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高职院校专业英语的教学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作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教学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交流的广泛化和多样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对高等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的外语能力,特别是外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一个交往日益频繁和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环境,迫切需要高等院校培养一大批既具有专业技能又有英语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肩负着新时期高级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更加迫切需要在专业技术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寻求教育的最优化。现就针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系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浅谈一下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思考。
  
  一、借鉴兄弟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1.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学校过渡而来,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无论从长远的院系设置还是从当前的课程安排,与本科院校都几乎一样,专业英语的教学也大都无一例外,以效仿本科专业英语教学为主,这样的生搬硬套显然不适合高职院校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再者,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设为考查课,学时少,学分低,教材也是由任课教师自己选择,一经确定基本多年不变,显然不能适应经济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另外部分教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科技文章翻译阶段。一些教师也不重视该课程的教学,认为专业英语的教学就是“阅读加翻译”,仅仅讲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词汇就足够了,存在“重基础、轻应用”的倾向;另外,一些学生也不重视专业英语的学习,只是把它作为基础英语课程的一种延续,混淆了专业英语课程和普通英语课程的区别。由于没有充分利用专业英语这一关键的教学环节,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些学生学完专业英语后,收获不大,往往出现既不能听,也不能说,更谈不上翻译的现象,无法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相关专业知识。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这将对他们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具有严重的抑制性。因此认清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有利于我们找准本院专业英语教学的定位和目标。
  2.专业英语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提出:“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一定的听说能力、较强的阅读一般技术资料的能力和书写常用应用文的能力。”因此英语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只是一个工具,是所从事专业的辅助工具。即在工作中能用英语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并能和别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个别工科只要能对一些术语做到识记即可。即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要过硬,英语的实用性要强。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确立这样的培养日标:学生英语的“理论水平”一般,但应具有比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的应用能力。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这样能使我们集中精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凸显学以致用。从而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道路。
  
  二、合理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应当有针对性
  高职专业英语课的教学侧重点不同于基础英语课,职业英语的工具性是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譬如,对于词汇的处理,就应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而不是能产性词汇(productive vocabulary)。这是由于高职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来能阅读一些英文技术资料,而不是利用英语来撰写学术论文。在教学上,除了为学生归纳总结专业词汇的构词特征外,应提供适量的阅读资料来帮助学生熟悉半技术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确切词义,针对性的阅读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英语词汇。
  专业英语大都是一些说明性质的论文,所以在句子分析上存在很多修饰成分。例如,分词短语、定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等。所以,平时教师应着重加强此类语法的训练。在分析句子时应先弄清楚句子的性质,看它是简单句、并列句,还是复合句,然后再进行分析。只有把句子的结构理顺,才能做到准确地理解一个句子。教师应尽可能在黑板上划分典型长句子的成分。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是一个人英语能力的综合体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必须把这种训练贯穿到课文教学的始终,坚持不解地训练,才能收到成效。
  培养翻译能力也是专业英语实用性的体现。通过学习教材初步掌握阅读和笔译英语专业资料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翻译能力上。课前可命学生在课下充分准备相关专业知识,课上译文时做到心中有数,才可保证学生的思路清晰并积极思考,这就是以专业为主线;课上教师再对课文中难译的句子,特别是长句子和结构复杂的句子,先做句子结构分析,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这些句子,再作翻译示范指导,并注意师生的课堂交互,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课后留下与专业知识结合紧密的重点段落让学生翻译。另外,笔者在训练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根据专业英语的语言特点,适当地介绍一些翻译技巧。如:被动语态的译法、定语从句的译法、长句译法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笔译能力。改变了原来只知其意,而表达不明的缺陷。
  2.教学模式应当大胆革新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许多弊端,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把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作为合格学生基本的培养目标之一,并希望突出这个特色。为了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要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外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填鸭式的“记忆”教育教学模式,彻底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应该围绕语言交互活动为中心来开展,毕竟“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掌握交际能力”。
  交际活动的安排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如:会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会话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及时得到语言信息反馈,通过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协商和交互修正,来提高学生语言形式的准确性,以及语言利用的频率;角色扮演作为一种交际教学法,现在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外语课堂教学之中。这种类似于戏剧的、模拟真实语言情景的课堂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用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操练所学语言知识,巩固所学单词、短语和句型结构,更能使学生通过交际任务的完成来扩展自身的自然学习机制;讨论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出问题及提供新信息。学生针对某一主题利用口语来交流思想和观点,不但锻炼了信息处理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充分地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提出问题和提供答案的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其更加有效地学习。
  3.考核方式应当灵活多样
  既然高职英语教学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那么加强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转变考核方式及考核目标,也是加强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可以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开卷考试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科技资料的翻译,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来完成翻译任务。其实,开卷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终身教育的观念也被大家普遍接受,学校教育不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的过程,归结到底应是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摆脱过分依赖老师的习惯。开卷这一考试方式正是考查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口试的考核,正是要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口试的内容不仅要涉及常用会话,更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口试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譬如说,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间相互问答;或就某一专业现象进行小组讨论等。其实,学生的听说能力差,并不是他们本身在听说方面存在缺陷,而完全是他们平时疏于练习的缘故。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平时多下功夫,听说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而口试这种形式正是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三、结语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要求不断引入新知识,而这些都离不开以专业外语为工具,了解同行业国际国内的最新动态。在当今激烈竞争的时代,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客户要求服务优质高效,对企业来说,时间甚至比金钱还重要。很多“洋”技术都经过了汉化这个过程,企业为了节约翻译的开销,缩短开发或维修的时间,喜欢聘用既懂专业,又有外语特长的人才,而且这样的人才有更大的学习潜力,老板何乐不为呢? 所以说,为了培养21世纪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各个行业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专业英语教学,使高职毕业生能学有所用,能把所有掌握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李海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新思路[J].科教文汇,2006,1:65-66.
  [2]Parry,K.Building a Vocabulary through Academic Reading[J].TESOL Quarterly,1991,(4):25.
  [3]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OUP,19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