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文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贺毅娜
摘要: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引入外文影视作品欣赏这种方法是本文的主旨所在。同时,本文还深入分析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选择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一些具体要求。
关键词:外语教学 影视作品 跨文化交际能力
1、引言
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对一个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笔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翻阅了大量的相关材料,引起了很多的思考。林大津教授认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是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次,还得靠教育领导机关、教材编写部门、教学行政领导、外语教师、教育科研人员、跨文化交际研究工作者紧密配合,攻克一道道难关”。笔者是一位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英语教师,鉴于国家教委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明确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及本人所在学校对学生提出的“精英语,懂经贸”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笔者意识到开设及教好跨文化交际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用外文影视作品欣赏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水平不失为一种很理想的教学手段。
2、跨文化交际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1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交际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活动,即人们通过语言交流信息与感情,而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所以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
2.2 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们的对外交往和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国内各行各业与外部世界联系交流的密切与广泛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这种联系和交流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各项建设的进程。广泛的国际交流在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然要利用语言在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来进行各类信息传递。科技与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今世界变得必要:交通工具的进步使我们到达遥远的异国他乡可以朝发夕至,通讯手段的发达使我们可以瞬间与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互相通话,迅速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把全世界的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更有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趋势使得自给自足的状况几乎无法存在。这些变化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展开频繁接触和交往,使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具有了全新的跨文化交往意识。跨文化交际成为了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而语言是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人类使用着100多种常用语言,每种语言背后都有其特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以语言为第一体的跨文化交流。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跨文化交往的相关知识。
3、运用影视作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当今的学生处在一个“视觉时代”(visual era),与其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相比,他们对多媒体更为敏感。(Dubriel,2002:13)Brett认为与纯粹的文字阅读相比,人们更容易记住他们有多种体验的内容,比如声像的接触和输入,这是因为记忆能力与图象有很大关联。包括电影在内的多媒体就提供了这种条件,在提供语言内容(声音)的同时,还提供了别的感受和体验(图像和音乐等),它们之间互相强化,结果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必然比较深刻。对于一名外语教师而言,完全有条件在课堂上使用外文原版电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了解目的语在真实情况下的使用情况,达到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而且外文电影还提供了很多非语言内容,比如时空概念、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等,这些因素是文化的重要甚至核心的部分,在很多情况下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电影在使学生接触语言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画面、背景和音乐等特点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文化的这些方面,弥补一般语言课堂的不足。研究表明,具有可视内容的教学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电影无疑具有这种特点和优势,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以帮助学生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从而为他们以后在真实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Morain(1997:363)认为外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视觉能力”(visualliteracy)。在他看来,一个具有“视觉能力”的人能够分辨周围自然和人造的符号,并且可以像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那样解释它们的意义。显然,这种能力的获得对外语学习者的文化学习具有很大意义。但是很多时候外语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方面的理解能力上,对非语言方面有所忽视,而非语言方面却是文化和交际很重要的一方面。因此。有必要把这一层面,也就是了解目的语文化的非文化交际方面、培养视觉能力,也纳入语言文化教学。而电影在这方面无疑具有独特优势,外语教师有必要对其充分利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运用影视作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教师的要求
4.1 选好题材
外语教师在电影的选择上必须要慎重,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选择电影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代表性:所选电影必须能够代表某些文化的主流方面,而不是边缘性的。
(2)适用性:根据学生的不同语言水平,选择适当的题材。对于公共英语学生来说,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听力水平较低,甚至有些在高中阶段没有进行过听力训练,因此题材在语言上要标准规范,简单易懂:语速最好控制在120w/m以下。
(3)知识趣味性:经过选择的资料要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使他们主动思考既有趣味又有价值的问题。在兼顾兴趣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选用动作片,因为学生容易被打斗吸引而忽视了语言的学习。
4.2 充分备课
在电影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把影片从头到尾看一遍,而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有效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影片中的语言和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将影片先观看一遍。并有目的地去备课。如影片的人物简介、故事梗概、精彩对白、部分词汇短语及音乐片中的歌词等,都是教师必须熟悉的内容。同时要提出一些在观看过程中需要学生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去看,以求提高观看效果。因为倘若只是单纯地看录像。固然有耳濡目染、自然形成语感的作用,但缺乏针对性。效率不高。
4.3 语言精练、提纲挈领
教师必须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介绍背景和讲解语言点都需长话短说。教师不宜过多地纠缠于某个单词或某句话,因为过多的间断势必会干扰学生的思路。影响他们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容易养成惰性,应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语言学家哈蒙(Harmer)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比例最多不应超过25%。”而我们在穿插电影教学的公外课中教师讲话的时间还可以更少。
4.4 善于引导学生
当讨论出现冷场时,教师要以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当少数活跃分子独占课堂,另一些学生却置身活动之外时,教师要设法控制整个局面,同时调动那些消极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语言中有明显的错误时,不必马上打断,可在学生讲完后加以指出。教师还要注意对电影中好的语言现象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除传授语言知识外,教师更要注意帮助学生加深文化感。语言是文化的直接体现,要想掌握地道实用的英语,就必须对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体会。
4.5 控制次数
电影教学是一种非主流的课堂教学形式,适合在正常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但次数不应太多,以免影响正常教学。
5、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随着国际间交往的不断频繁,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运用外文影视作品更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优势主要在于:(1)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觉得学习外语及一些非语言方面因素是很快乐的事情。(3)交互应用了多媒体。对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共同进行作用,有良好的强化效应和整体效应。当然,影视作品用于跨文化交际教学方面也有它的缺陷,作为外语教师,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相关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