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文波
摘要: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一个基本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办出这种特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思想素质高、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实践教学体系做支撑。
二、树立全过程的实践教学观,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不能仅限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各要素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等要素。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根据产业结构和企业生产需求,结合各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制订本专业的总体及各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起着引导驱动的作用。内容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结构配置表现的具体教学内容,它在整个体系中起受动作用。保障体系由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和学习环境等条件要求组成,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管理体系是指实验实训管理机构及人员、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总和,它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信息反馈和调控作用。实践教学体系各组成要素在运行中既要发挥各自作用,又要协调配合,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
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更好地满足岗位能力的需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十分必要。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是在原有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使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产学合作关系,缩小或避免学校教学与工作实际的距离。为实现这一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是:按照学生能力培养层次,将技能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差异性技能三个部分。其中基本技能为认识实习,主要通过课内实训组织实施,采用理论讲授与上机操作相间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演示、验证、求解,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专业技能要求为学生构建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训练平台,主要通过专项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等环节的组织实施,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综合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差异性技能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创业考试、课程选修、第二课堂等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人爱好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创业。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针对各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及学生基本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1.选编具有职教特色的教材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各高职专业尚未建立起具有职教特色的完整教材体系,教材建设成了高职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高职院校可根据各自特点,自行编写或选用高职系列实训教材。近几年来,我院组织一线教师自编的实训教材,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网络应用与实训》、《单片机应用》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课程实训教材的编写应突出针对性和互补性。首先,课程实训对技能的训练相对集中,针对性强,这就需要针对所训练的技能从多角度、多形式提供训练资料,反复训练越多,学生掌握越熟练,认识就越深刻。其次,各学科之间,知识技能联系紧密,实训资料要互为补充,避免重复训练,才能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对综合模拟实训教材的编写应突出系统性和综合性。系统性指实训内容应围绕岗位工作的全过程。综合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实训应尽可能涉及专业主干课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综合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
2.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灵活性,讲授时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在讲述、讲解的基础上,将案例式、启发式、对比分析法、师生互动教学、问答式等多种方法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选用的实例,应尽可能地取自生产实际,将应用中必备的技能和知识点融入其中,使教学内容丰富而不单调,教学过程生动而不枯燥,充分利用所讲授的实例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改变“满堂灌”的教学状况。
对某些专业(如经管类专业)可借鉴国外的教学成果,采用“模拟公司”这种实践教学的新形式。我院的会计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采用“平台+模块”和“仿真+全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熟悉和掌握各环节间的联系,而不必承担经济活动风险。
教学中应更多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为平台,利用国际贸易实验室、数控仿真等软件,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性,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丰富多彩。
3.积极推行多证制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考证是加强实践技能的又一措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某一职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职业特征明显。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后,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同时学生在毕业前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可提高就业竞争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定期开展以专业为依托的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学生自行组织的计算机协会、动漫工作室、英语俱乐部等专业社团,广泛吸收学生中的相关专业爱好者,定期开展活动,渐渐形成良好的专业氛围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开展各类实践竞赛活动,如举办网页设计大赛、摄影比赛、科技节等,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热情。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特点,对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完善和规范现有的实验实训场地和设施,另一方面要求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践模式,拓宽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
以我院为例,为了适应教学需要,近期已累计投入200万元对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进行完善配套。对技术落后、实用性不强的设施设备进行集中处理,将相关的实验室按实践学内容进行撤并和调整,提高相应的职业仿真度。力争在3年内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的实践环节教学场所,形成专业系列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发挥整体培养优势,使学生能顺利完成本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保障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规范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逐步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实验内容和时间安排上给予更多空间。学生遵照实验室管理规定,课余时间可在实验室里自由地进行实验和研究,使学生加深专业知识理解、沟通课程科目联系,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变教为导,变学为悟。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如我院目前在10余家企业中建有实训基地,与部分单位有着良好的就业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使实习与就业联动。学生毕业前在企业中顶岗实习,既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又为企业生产服务,实现校企“双赢”。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
建立一支素质较高、专业配套、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顺利进行和发展的关键。要改变高职院校中较为单一的师资结构,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具体措施。
首先,做好现有专业教师的专业转轨工作。将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练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委派中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锻炼的方式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使他们逐步向“双师型”人才过渡,基本达到“一专多能、能讲会做”的要求。
其次,要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这些外聘教师都是来自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优秀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除了承担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及实践技能指导工作外,还帮助专业教师队伍向“双师型”素质结构转变。
再次,鼓励教师参加与专业教学对口的行业考试。教师准备迎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刻苦学习提高职业能力的过程。此外,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积极参加科技开发和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参与企业的技改活动,或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
六、加强实践教学考评,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实践性教学的环节多,内容丰富,因此对实践性教学的考评也应是多样化的。我院在实际工作中建立了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保障体系,学院采用督导委员督查、教务处监控、系部抽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多种手段对实践教学进行检查评估。
首先,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每次实训都有实训报告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作好记载,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
改革考试内容和考核形式,在考核内容上,应减少纯记忆性内容,增加技能性内容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注重对知识的获取、运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在考核形式上,可以选择不同方式的组合,如笔试(开卷、闭卷)、课程设计、上机考试、论文、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等形式。
其次,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并以文件的形式使之制度化,再结合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的结果,给出评语。
七、结语
综上所述,从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加快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只要领导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做好这项工作,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满足岗位技能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健.试论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5.
[3]孙连栋,李晓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5.
[4]杨金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
[5]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张天俊.关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