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突出语篇教学 培养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凌燕

  摘 要: 本文通过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语篇教学的几个阶段进行探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 语篇教学 课堂教学 阅读能力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综合阅读的能力,包括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根据寓意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其阅读速度、增加其阅读量和扩大其词汇量等。新《课标》还指出,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全面实施,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及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已由词句单位教学进入语篇单位教学。
  
  二、文章与语篇的关系
  
  语言学家在研究中逐步认识到,正如一个单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和功能一样,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linguistic context)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功能,所以对语言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词汇和句子,于是篇章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它所研究的是口头的或者书面的语篇(spoken or written texts),它关注“语篇的各个部分之间通过什么方式组织起来、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有意义的语言整体(The way the parts of a text are organized and related to one another in order to form a meaningful whole)。”很多语言学家试图对“语篇(text)”下定义。韩礼德把它定义为“Any instance of living language that is playing some part in a context of situation,we shall call a text.”(在一定语境中起作用的任何活的语言都可以称作语篇),他还强调“语篇”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或者是任何我们所认为的一些表达手段。Brown和Yule强调“A text has texture and this is what distinguishes it from something that is a not a text…”(语篇因为具有语篇特征而与非语篇区别开来)。具体来说,“一个连贯的语篇必须具有衔接成分,而且必须符合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句与句之间在概念上必须有联系,句与句的排列应该符合逻辑。”从以上这些特征来说,我们所面对的每一篇课文(text)都是具有语篇特征的。因此,每篇课文就是一个符合语篇特征的书面语言整体,即书面的语篇(written text)。教师应该运用语篇分析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突破以单词、句子为单位来理解课文的方法,使他们从语篇的高度来理解课文,并逐渐学会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去理解任何阅读材料,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对课文教学,即书面语篇教学勇于作新的尝试。
  
  三、语篇教学的定义
  
  语篇教学即从语篇分析入手,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是一种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即: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分析句际、段际关系,然后分段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再把一些长句和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与训练,进而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建构连贯语篇的能力。要求学习者从其层次结构及内容上入手,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地培养其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即(口笔头)交际能力。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把课文分析、打语言基础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目的。
  
  四、语篇教学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下面通过对The Perfect Copy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来探讨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突出语篇教学。
  1.新课导入,语篇教学的首要阶段
  新课导入(Lead-in)是语篇教学(Implementing Discourse Teaching)的首要阶段,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其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即将阅读的语篇中。
  我在教授The Perfect Copy(第一课时)的时候,由于本篇文章是介绍关于克隆人的科普性文章,这是学生知之甚少的知识领域。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在导入时播放了一段孙悟空的动画片。根据动画片里孙悟空变戏法的本领直观地介绍了copy,引出克隆的话题。一方面,动画片的视觉效果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另一方面,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新的语言知识。
  通过导入,把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相联系,以引出中心话题,能够启发和活跃学生思维。在上课开始就明确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知道,有意识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导入可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利用课文标题、插图、问答、讨论、讲故事、介绍人物、事物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各种教学媒体等方式。可通过不同形式导入新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意图。通过有效的导入能丰富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对篇章的理解要大于语言知识。
  2.阅读策略,语篇教学的重要阶段
  语篇教学大胆地跳出语法、句子的格局,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法。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使学生具有统揽全篇的能力,即语篇能力。在阅读英语文章的过程中,适时适当地把阅读技巧介绍给学生,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整个篇章上,纵观全文,把握中心。
  The Perfect Copy是一篇新闻题材的阅读材料,为了让学生掌握新闻类文章的特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我在屏幕上呈现了有关新闻题材文章的阅读技巧(reading strategy)提示:This is a typical news article,the broadest,the most general information is given first,and then the details.简短的阅读技巧,提醒且帮助了学生了解报刊文章的组织结构。在掌握语篇特征的基础之上,再来读本文及类似的文体,学生就有把握知道怎么去找有效信息,大大地帮助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
  教师应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对学生进行不同阅读技巧的介绍,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材料、并获取有用信息。阅读记叙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把握其五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和结果;阅读人物传记类文章时,应要求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注意时间词和方位词的运用、人物的年龄和出场顺序以及人际关系;阅读说明文和科技小品类文章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文中事物的名称、日期、数字、比较、功能和作用等;阅读新闻报道时,教师应先确定行文方式是顺序、倒叙还是插叙,对文中的数据不能简单地累加,对文中提及的地点方位要找准大的参照物等。
  语篇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注重向学生传授各方面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具体说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中的语言难点的分析和训练,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形象,并结合这些语言现象广泛地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文体等方面的外部世界语言知识(extra linguistic knowledge)。实践证明,外语学习者只有通过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外部世界知识,才有可能真正地提高外语的语篇综合运用能力。

  3.深层思维,语篇教学的必要阶段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重点应放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以往的英语教学对此重视不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提出的问题只是简单肤浅或不假思索就能在文中找到答案的话,这样的提问,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本得不到锻炼和培养。因此,教师在课上要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一些深层次、有针对性、目标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的表层意义,而且能理解课文的深层次涵义。
  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判断题:Ian Wilmut is now considering cloning human beings.(F)Intellect and mood are as important for animals as for the healthy humans.(F)在学生作出了相应判断之后,要求学生给出理由,并找出相应的依据。紧跟其后,又找出课文中一句较复杂的句子:Cloning human embryos with the intention of destroying them shows no respect for human life.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判断进行更深一层次的分析理解。
  英语中this,that,it,one等代词常被用来替代上文中已提过或下文即将提及的内容。快速识别这些替代词对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能利用替代词预测下文,并能讲出其作用。同样,英语中常用because,but,while,instead of,after等关联词或表明上下文的因果和比较对照关系,或说明时间顺序,或表示语气转折。教师应培养学生注意这些语篇粘和手段(cohesive devices)或语篇标记(discourse marks)的作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句子结构,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意图。
  看上去像是简单的教学环节,事实上一方面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分析时,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引导学生对某一概念或问题的理解时,不应限制在某个范围内,而应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些拓宽或变换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不断提高逻辑思维和深层思维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推理能力的训练应侧重对语言深层涵义的把握,让学生依据特定的语境,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语篇中不曾明显表达但又蕴涵其中的意义。因此,教师应适时引导,把某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并给予学生独立思考或进行小组讨论的时间,也可以让他们先预习材料,再深入思考问题。中学英语教材的语篇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意识的素材,从中挖掘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结束语
  
  语篇教学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就需要运用读者自己脑子里储存的知识。在语言交际中,听者和读者往往根据说者和写者发出的语言信息,在自己的记忆中搜寻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来对可能发出的话语信息进行预测、假设和推断,从而达到理解。因此,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不但要备课,更要备“人”,以填补学生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内容和阶段,精心备课,为使学生能在课堂上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心理及语言知识的系统性,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与语言有关的其它领域的丰富知识,如:文体、修辞、语义、语用、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地理、经济、文化等知识。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刘辰诞.教学语篇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5]姚娟花.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论中学英语语篇整体教学,2002年第7集.
  [6]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4,9.
  [7]Brown,G.& Yule,G.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191.
  [8]Richards,J.Platt,J.and Weber,H,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85:61.
  [9]alliday,M.A.K.& R.Hasan.Language,Context,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Geelong.
  [10]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