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双胞胎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4-0130-01【摘要】目的:探讨双胞胎高危儿早期运动功能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对一对双胞胎高危儿(均为男性),分别于不同时期开始进行运动功能训练。结果:双胞胎中的高危因素多但早期开始干预的患儿(小毛)恢复快,现已能独立行走,达到正常化;另一例高危因素少但未及早开始干预的患儿(大毛),运动功能及智力恢复缓慢,且最后已确诊为脑性瘫痪并智力低下。结论:高危儿通过早期、有效的、系统的运动干预和教育,可最大限度恢复运动功能,改善智力,预防和减少脑性瘫痪的发生。
【关键词】高危儿;早期干预;康复效果为探讨高危儿的早期干预,预防和减少脑瘫的发生,对曾在我院康复中心进行运动训练的一对双胞胎儿高危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围生期脑损伤病史,可早期诊断及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1病例介绍
一对双胞胎高危儿,均为男性,是第一胎孕29周加3天,于2007年5月3日因胎膜早破而行剖腹产出生,出生体重大毛1400g,小毛1550g,出生啊氏评分均为9分。小毛出生后因新生儿肺炎、“肺透”、颅内出血、败血症等给予吸氧、住保温箱、抗炎、止血、降颅内压、多次上呼吸机,营养脑细胞药物等治疗2.5个月后出院。于出生后3个多月因易惊跳而来就诊,因高危因素多,家长比较重视,即进行早期运动干预。查体:四肢肌张力正常,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头不能保持在中线位,目光追视欠灵活,俯卧位呈臀高头低位,不能抬头,四肢屈曲,扶坐呈全前倾位,拉起头明显后垂;头颅CT示:双侧脑室扩张。粗大运动功能相当于1个月正常儿水平。大毛出生后为预防“肺透”等即予给氧,住保温箱,上呼吸机等治疗2个月后出院。未进行早期干预,至出生后6个月大时因竖头困难,才来行运动训练。查体:表情活泼,可逗笑,及发“嗯、啊”声,听觉视觉可,肢位对称,头可左右回旋,但向右回旋稍慢,四肢肌张力高,双下肢更明显,双肩内旋后伸,前臂旋前,手常握紧拳头,拇指内收,头喜后仰,打挺,拉起头背屈,腱反射亢进,踝阵挛(++),原始反射残存等,头颅CT示:未见异常。粗大运动功能相当于2个月正常儿水平。入院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
2方法及过程
2.1 小毛因高危因素多,3个多月即开始进行运动干预,康复重点:①运动功能训练:分别采用Bobath疗法、Vojta疗法;肌兴奋电疗、按摩等治疗,以提高和改善运动功能;②感知训练:提供丰富多彩的感知刺激环境,通过色彩、玩具、音乐、电视等刺激,提高智力及运动协调能力;③认知能力训练:利用儿童喜欢的玩具、食品、生活常用物品的认识及各种卡片等。
2.2大毛因高危因素相对较小毛少,且当时尚未确诊脑性瘫痪,头颅CT未见异常改变,因此家长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未进行运动及药物干预,6个月大时开始进行运动功能训练,虽然也是采用Bobath疗法、Vojta疗法。但也只是间断训练,康复时间短,强度不够,家长不配合,虽有效果但不够满意。一直到了患儿11个多月大时,确诊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伴智力低下。家长这时才非常着急,开始重视患儿,且主动要求采取系统的综合治疗,即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加按摩、感知训练、认知能力训练、理疗、针灸及药物治疗等。
3结果
经过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后,小毛于2岁时运动能力已达到正常化;目前认知、语言能力,已基本达到正常儿水平。而大毛效果不理想,目前已2岁8个月,刚学会爬,且双下肢分离运动能力差,内收肌张力高,还不能独站和独走,认知及语言能力均较差。
4讨论
4.1国内外资料显示,脑瘫发生率随孕周降低而上升,出生体重愈低发生率愈高,双胎儿脑瘫发生率是单胎儿的6.4倍;目前认为胎儿及新生儿感染和脑瘫发生密切相关[1]。由于胎膜早破是引起新生儿感染的重要原因。本对双胞胎均有以上高危因素。
4.2婴儿早期脑可塑性强:高危儿早期干预减少脑瘫发生率结果说明,脑发育愈不成熟,可塑性愈强。脑瘫征象是逐渐出现的。等到l~2岁发现典型的运动障碍,确诊脑瘫后再治疗为时已晚。婴幼儿的运动发育和认知、语言、行为和情绪发育是有密切联系且相辅相成的。因此,脑瘫的早期康复已从个别系统的治疗形式转移到早期干预的广泛计划,结合早期教育进行运动、认知、情绪,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等全面的康复及指导。因此,本例双胞胎中的小毛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4.3 中枢性协调障碍的诊断易被家长所接受,但也有家长因此而放松警惕。在实际工作中,作为早期康复对象的小儿,不一定是诊断确定的脑瘫儿,而大部分是将来有可能发展为脑瘫的婴儿。也可以说,早期诊断的意义并不一定是对脑瘫的确定诊断,而是判断是否应该作为早期康复的对象[2]。
4.4 加强健康宣教:康复训练是早期干预的重要手段,持之以恒是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原则,通过专业治疗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充分了解中枢性协调障碍与脑瘫的关系,提高家长对早期干预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是成功的关键。
4.5本对双胞胎结果显示,大毛高危因素较小毛少,但因未及早进行运动干预,结果发生脑瘫,且较重。如果高危儿出院后即定期随访,既可及早发现脑瘫的早期征象,又能及早进行强化的康复训练。因此,加强围生期保健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抓住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对小儿进行积极的适宜刺激,促进小儿神经功能发育,对预防和减少脑瘫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6个月前有异常神经征象的患儿,虽然不够诊断的标准。如果在早期得到强化科学的物理康复,可降低脑瘫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鲍秀兰. 早期干预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生率研究[J].医学研究志,2008,37(7):3
[2]胡莹媛.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问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11(9): 777
作者单位:530003广西妇幼保健院(广西南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32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