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柴胡疏肝散治疗FD(肝气郁结证)的论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肝气郁结证;论述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3..02
  F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嚴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的身心疾病。虽病位于胃脘部,但却与肝息息相关。临床症状为餐后饱胀不适、上腹部烧灼感;脘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精神抑郁,喜长叹息;咽部异物感;烧心或泛酸。西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其不良反应较大,长期服药耐受性差,经济负担重,患者依从性不高。
  从中医的肝论治FD可以明显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及胃肠不良症状[1]。而经典名方柴胡疏肝散,正如中医之辨证论治从肝而论,该方具备疏肝解郁、消胀止痛之功效,主治因肝气郁结所导致的众多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如:恐慌、心悸、失眠、乏力、焦虑、上腹部疼痛、餐后饱胀、嗳气、纳差、头痛等临床表现[2,3]。该方主要用于治疗临床上各种因肝气郁结证所导致的疾病,同时也作为一种常用方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而被《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所阐述的柴胡疏肝散主要由川芎、香附、柴胡、陈皮、枳壳、芍药、甘草组成。其中柴胡疏肝散方解大致如下:柴胡、香附合用而加强疏肝解郁以治肝郁之本而为君药;陈皮健脾燥湿、枳壳宽胸理气及行气导滞而为臣药,进而发挥行气消痞以加强君药之功效;芍药、甘草合用酸甘化阴以进一步发挥养血柔肝之用而为佐药;川芎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为使药;而本病肝气郁结日久则致气机瘀滞、痰浊内生以致瘀阻脉络,最终加重患者诸症,故用川芎活血行气止痛以加强君、臣、佐等药之用,从而缓解肝气郁结证所引起的不适临床症状。从传统医学角度,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不仅体现了整体思想,而且还更好地贯彻了辨证论治的观念。再
  结合该病复发率高,难以治愈,且多数伴有抑郁状态。
  1 机制探讨及疗效分析
  1.1 从相应作用机制探讨
  1.1.1 从柴胡疏肝散中药物的机制探讨
  方剂主要在洞察疾病病机的基础上,以辩证施治为原则,选择合适的中药及合理的药量,最终完成治病的目的。显然,组方中药物的功效直接反应了该治病方剂的治疗作用。
  1.1.1.1柴胡
  相关研究报道[4-6],柴胡皂苷不仅具有调畅情志的功效,而且还可有效地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状态;另外柴胡皂苷加强胃排空和小肠蠕动。据以上研究结果显示,柴胡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发挥调节作用,从而减轻病人的抑郁状态,进而通过脑-肠轴的双向作用,使5-HT、MTL等血清递质恢复正常,消除患者的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症状。
  1.1.1.2白芍
  白芍不仅可发挥养血柔肝,解劲止痛之作用,还可从两个方面调节胃肠运动(加速或减慢);白芍总苷不但可以拮抗副交感神经电生理功能,而且还能够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状态,此外其还可解除胃肠痉挛。由此可知,白芍具有缓急止痛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内脏敏感性,使各种紊乱血清递质恢复正常(如脑肠肽及神经递质:MTL、5-HT),进一步通过脑-肠轴这一通道,加强神经系统与胃肠道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消除患者的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系统的不适症状,从而增加患者的优越感。
  1.1.1.3枳壳
  枳壳可以从两方面调节胃肠平滑肌(降低胃肠平滑肌紧张程度和张力或增加胃肠平滑肌紧张程度和张力);枳壳有效成分可以调节胃肠功能紊乱状态,加速小肠蠕动尤为明显。由以上研究显示,枳壳具有增加胃肠平滑肌之紧张度以消除其张力,从而进一步加强胃肠道蠕动功能,以消除患者上腹部饱胀不适、早饱感等不良症状,使患者主观感觉症状消失。另外,还可通过加速病人新陈代谢以进一步改善紊乱的神经递质、脑肠肽(5-HT、MTL),从而通过脑-肠轴的双向连接作用,使神经系统和胃肠系统相互作用,进而减轻患者症状。
  1.1.1.4陈皮
  皮有效成分不仅减弱组胺或乙酰胆碱导致平滑肌痉挛,而且还可以降低健康家兔胃肠道的收缩频率。据上述研究结果可知,陈皮有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之作用。而F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早饱感、腹痛、恶心或呕吐等不适,多数皆由胃肠道痉挛所致。而陈皮解除胃肠痉挛作用,可治疗FD。陈皮不但可以改善患者胃肠不良症状,而且还能加速病人机体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神经递质、脑肠肽(5-HT、MTL)恢复正常;另外通过脑-肠轴作用于神经、胃肠系统,则可使患者胃肠和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最终提高病人的幸福感,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病人的抑郁状态。
  1.1.1.5香附
  香附不仅可以加强胃肠运动,而且其醇提取物还具备抗抑郁状态功效;而其发挥抗抑郁状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之水平相关。由此可晓,香附具有加速小肠推动功能,进一步促使脑肠肽(MTL、5-HT)逐渐恢复正常功能状态,使患者上腹部饱胀不适感等症状减轻,主观痛苦感觉消失,通过脑-肠轴使紊乱的神经递质5-HT趋于正常,从而减轻病人的抑郁状态。
  1.1.1.6炙甘草
  炙甘草之异甘草素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动力紊乱所导致胃肠痉挛及解劲的双重作用,其胃肠毒菌碱受体的激活与胃肠痉挛的发生机制息息相关,而抑制钙通道功能可能为其解除胃肠痉挛的作用点。据上述报告可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症状大多由胃肠痉挛所致,炙甘草可充分发挥其解痉功效,从而达到缓急止痛的作用,减轻患者的胃肠疼痛;并通过脑-肠轴作用调节紊乱的脑肠肽(5-HT、MTL)血清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抑郁状态,使患者心身得以健康。
  1.1.1.7川芎
  川芎嗪不仅可以发挥镇痛、镇静及拮抗平滑肌的作用,还能够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此外,其可通过抗氧化方式防止神经细胞衰老死亡,从而发挥保护和营养神经的作用。据上述相关研究报道,川芎可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胃肠血液循环,减轻血液高凝状态,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脑肠肽(5-HT、MLT)的紊乱逐渐恢复正常,减轻病人抑郁状态;另外通过脑-肠轴的作用,减轻病人之胃肠症状、改善微循环、促进胃肠道血流供应,从而发挥其对胃肠道之保护及营养作用。   通过总结柴胡疏肝散中药物作用机制可知:柴胡疏肝散具备调节5-HT及MTL的血清水平,从而通过脑-肠轴作用而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神经系统紧密相连,消除FD患者的精神及胃肠不良症状。正如柴胡疏肝散的中医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消胀、活血止痛。
  1.1.2 分析柴胡疏肝散对FD作用机理
  柴胡疏肝散来自《景岳全书》,作为经典名方,广泛运用于胃肠疾病及情志疾病的治疗。而《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若外邪未解而兼气逆肋痛者,宜柴胡疏肝散主之…柴胡疏肝散,治胁肋疼痛,往来寒热”,说明柴胡疏肝散可以治疗肝气郁结证引起的抑郁状态等精神疾病。如李德新老先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喜用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状态进行干预治疗[7]。又如《景岳全书·痞满》“怒气爆伤,肝气未平而痞”所提示,长期抑郁状态可导致FD[8]。另外近代医家通过“胃脘痛大都离不开肝,故胃病治肝,本是成法。”论道:肝疏泄功能失常与FD发病息息相关。而柴胡疏肝散有疏肝解郁、活血行气、消胀止痛的作用。显然,从肝辨证论治可充分发挥柴胡疏肝散的作用,以进一步服务临床。若肝疏泄功能失常,往往会引起广泛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精神心理障碍。而古代医学对中医肝进行了详细论述。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征,在所不免。”所论道。该论述说明:若肝疏泄功能失常,则会造成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气机紊乱,从而使患者出现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等不适;若肝疏泄功能正常,则会使患者胃肠不良症状消失。又如《内经》:“百病皆生于气”,其详细论述气机紊乱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情志类疾病:抑郁状态等精神障碍。肝气郁结会造成全身气机紊乱、清阳不升,从而加重患者抑郁状态、喜长叹息等异常精神状态。遵《内经》“木郁达之”的要义,肝气郁结证导致的疾病,宜采用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治则。而柴胡疏肝散可畅达肝郁,治疗气机紊乱造成的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状态等)。分析该方药理学机制及临床运用情况,柴胡疏肝散可能通过疏肝解郁、畅达气机作用,减轻患者抑郁状态,从而通过脑-肠轴调节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功能状态及血清5-HT、MTL的变化,最终发挥了治疗FD胃肠不适症状和精神情绪活动异常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懿榕,李 勇.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7,(02):267-269.
  [2] Park YJ, Kim HS, Kang HC,et al. A survey of Hwa-Byung in middle-age Korean women.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 2001,12 (2): 115-122.
  [3] 王永炎,李明复,戴锡盟.《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 骆和生.中药方剂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24(52):346-345.
  [5] 孙 军,张 宁,李 岩.柴胡枳实水提取物对胃肠动力作用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2):1445-1446.
  [6] 李 琰.柴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河北醫学2010,16(5):
  633-635.
  [7] 鞠庆波.李德新治疗抑郁症临床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1,6(4):303-304.
  [8] 朱丽明,洪 霞,方秀才,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6):525-529.
  本文编辑:刘欣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0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