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人力资源作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的保障,是高校竞争的关键。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激励机制的运用为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积极性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本文立足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内涵和重要性分析为基础,提出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从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探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提升方法,为高校人力资管管理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科学方法;问题;研究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内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内涵要从几个层面上理解,首先,从目的角度理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是高等院校通过激励相关要素而达到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工作热情目的他重要方法和手段。其次,从制度的调整角度理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是通过引进更新的,更符合员工发展的激励方式改变原有激励机制中不合理的环节,尽量完善激励制度,合理的调配工作人员,提升教师工作质量。
  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立足于教职工自身特点,以符合教职工需求为基础,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提升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高校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在高校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助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更有助于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二、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机制,使员工能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职责并能在激励机制的指引下明确奋斗目标,在教学中以身作者,在工作中积极上进。以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基础在高校激励机制的构建是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的保障,使员工在自我完善和自我突破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科研水平的进步。
  2.合理配置高校的人力资源
  构建激励机制能在极大程度上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想不断推进国家的发展,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教职工,采用激励机制进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能实现优化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从整体上提高高校教职工的综合素质。构建符合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的激励机制,能在极大程度上激发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3.有效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要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校必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高校教职工具备一流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将教职工作为高校建设的主体,采用激励机制对其引导,加强高校的学科建设,使高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实现优质教学的目标。构建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尽可能地为教职工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制度保证,重视并加强培养高校教职工,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专业水平,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师资条件。
  4.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高效为了长足发展,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中吸纳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构建激励机制,作为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为高校教职员工创造更好的福利待遇,是教职员工能够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少了许多后顾之忧,员工更投入、更积极,有效的吸引更多优秀的员工加入高校教师队伍。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心理需求分析不全面,影响激励机制实施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虽然认识到了精神层面需求的重要性,但是在激励机制中,教师所处的阶段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素养和精神需求也并不相同。而人力资源管理单一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层面的简单表扬,已经无法嗯,足高校教师不同的心理需求。同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面对教师和教职员工职位的区别,心理需求也不相同,因此激励机制虽然建立,但并没有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策略,影响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勵机制的发展。
  2.奖励时间滞后,影响激励效果
  高校人力资源在激励机制实施的过程中一般按照学期末和年末这两个时间段对高效的教职工进行集中奖励,而这样的奖励也往往出现在贡献突出的员工当中。而这样的奖励虽然有集中效果,但却因时机延后,影响了表彰和奖励的效果。对于高校教职工而言,无论是语言表彰等形式的精神奖励,还是金钱等形式的物质奖励,一旦时间滞后,错过了表达的最佳时间,那么效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对于教职员工的激励机制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时间之后对积极性的影响也会很大。由于时间的滞后造成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建设和实施效果受到影响。
  3.激励制度不完善,影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是在高校人力资源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存在着例如激励目标不明确、绩效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中凸显出来。特别是由于教学、科研、创新等工作都是相对复杂、技术含量较高因为我的衡量标准,并不能真正你上的公平公正也就影响了激励的目的。另外,这样的激励机制使高校教师为了这样的激励目标进步的同时也以个人利益为优先考虑,从另一个角度上影响了教师团队意识,另外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受到相应的影响。
  四、完善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议
  1.多种激励方式结合的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高校教师员工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单纯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条件的奖励已无法满足职工的多方面需求。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就要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合的多种方式,从教职员工的实际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员工解决问题。在满足员工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增加员工对于职业的创造力、科研能力的认可和对应奖励,不仅能够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也能使他们对教育事业有更大的使命感,对高校团体有更大的归属感。将可持续性可操作性的精神激励机制设置成保障高校教职员工的重要机制,能够有效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效果。
  2.将个人发展目标和高校发展统一于激励机制
  目标相统一目标是对个人和组织的指引,当个人发展目标和高校发展目标达到统一时,才能形成最大合力,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在制定目标时应广泛征求学校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较为合理的目标,而在此设立过程中,个人也将逐步把自己的发展目标统一于学校大方面的发展目标之上。不同层次目标的统一,需要管理者的不断宣贯和持续执行,将学校大的发展目标进行分解,与个人目标相接,这样就会使个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学校与我共命运的思想,从而形成个人与学校的共促进、共发展的氛围。
  3.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需要所有人员的通力合作。制定考评制度时,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多种形式并用,将创新力、影响力等纳人薪资分配的体系,体现经济杠杆在激励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对员工的岗位、工作业绩和个人素质等基本方面进行考核,确保基础工作的完成。管理者采用基础考核和个人工作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帮助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聪;刘建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07-15
  [2]王珍.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问题分析[J].中国市场,2016-05-12
  [3]王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30
  [4]刘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优化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8-11-01
  [5]阙胜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7-01-25
  作者简介:范军,男(1981-),辽宁丹东人,辽东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人事管理。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人事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0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