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造影剂外渗的护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磁共振检查技术的进步,因为很多疾病都需要使用磁共振进行检查,并且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概括更多的病变病理学信息,因此应用磁共振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的范围越发广泛。利用高压注射器向静脉内输入一定剂量的造影剂,通过影响弛豫时间引起信号差异,结合病变部位的强化程度分析判断患者的病情,使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大大提升。因为高压注射器在注入药物的时候压力比较大、速度快,非常容易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情况,从而引发患者的组织疼痛、红肿,甚至会导致组织坏死。在当前影像科中,造影剂外渗已经成了医院主要的一种不良事件,引起了医疗人员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磁共振;高压注射器;造影剂外渗;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2018年在我院实施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患者,共选择了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是9例,女性患者是3例;年龄10-84岁,平均年龄是(56士10)岁;增强扫描发生造影外渗的病例,主要有:眼眶1例、盆腔4例、腹部5例以及头颅2例;病种主要包括:卵巢肿瘤5例、原发性肝癌4例、视神经炎1例、脑膜炎1例以及脑肿瘤1例。
1.2 扫描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设备是GE 3.0T MR750W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造影剂采用量为0.2-0.4 ml/kg,注射速率2-4 ml/s。按照诊断的实际情况,实施行动脉期、延迟期、门脉期扫描、
1.3 造影剂外渗分级
造影剂外渗主要的表现是:在周边的健康组织当中,而非预期的血管意外出现造影剂而引起周边组织坏死、水疱,根据相关文献分度CT造影剂外渗情况,把造影剂外渗肿胀面积在原来的造影剂渗出面积2倍以内者划分为轻度外渗,超过2倍的划分为重度外渗。
1.4 护理方法
在开展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情况,必须要第一时间定制注射或检查,按照患者渗透皮肤的颜色,查看是否出痛、热、红肿的现象,判断是否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1.4.1轻度外渗:造影剂外渗出现的24h之内,采取的措施主要是75%的乙醇纱布冷敷、湿敷,使血管收缩,从而减轻水肿、避免继续发生外渗的情况。在本组的9例患者中,出现轻度外渗的患者,局部的肿胀都已消失,沒有出现不适情况;需要注意的是,24h之内的外渗患者,严禁应用热敷;
1.4.2重度外渗:对重度的外渗患者,就应当选择50%的硫酸镁与冰块交替湿敷,使水肿尽快消失。促进局部水肿消退;如果患者有非常明显的疼痛状况时,就应当采取局部镇痛的方式,也就是对局部实施2%利多卡因注射液湿敷。
2 结果
在本次所有的12例研究对象中,发生重度外渗的患者是3例,轻度外渗患者是9例。重度外渗患者采取的措施是局部麻醉药物、局部理疗、冷敷、湿敷、抗凝;轻度外渗的患者采取的方式是采用冷敷、湿敷、镇痛。采取上述的措施,重度外渗患者72h内消肿,轻度外渗患者24h内逐渐消肿,没有发生后遗症。
3 讨论
3.1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外渗临床表现
目前,在开展磁共振检查的时候,因为注射的对比剂量比较少,所以出现外渗的情况比较少见。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礼造影剂外渗患者数只是碘造影剂的六分之一。但是,对比剂外渗如果引发局部并发症,会对检查结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开展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的过程中,比较常营的一种造影剂是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如果出现外渗的情况,就会刺激到局部组织,患者会出现痛、热、红肿的现象,甚至会对患者的皮肤组织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组织坏死。
3.2 发生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外渗的原因
首先,患者自身因素:在选择的这些研究资料中,患者的平均年龄达到了65岁,而且有一名8岁的儿童,很多患者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化疗,其血管变细、变硬,使用造影剂的时候受到的刺激比较大,如果没有妥善操作就会发生穿刺现象,从而引发外渗。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无意识、老人以及儿童中,发生外渗的情况比较多,主要是因为这些患者没有办法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老年人是因为长时间的静脉穿刺、化疗,导致静脉越来越脆,这就情况就比较容易发生造影剂外渗;
其次,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一定要准确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穿刺血管的时候,一定要牢固固定针头。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相关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在进行注射或是实施造影之前,需要对患者仔细观察,选择最为恰当的造影剂注射速率。
3.3 预防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外渗的有效对策
为了尽可能避免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情况,就需要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加强重视。首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和主要作用,打消患者的恐惧心理。其次,在进行操作之前,应当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提前做好相关的造影准备工作;再次,护士要准确评价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血管静脉通路;在选择穿刺方式的时候,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特征,选择适当的注射速率以及穿刺方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因为他们的血管比较脆、硬,而且血液常在高凝状态,要尽可能杜绝出现造影剂外渗的问题发生。
3.4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外渗患者的心理干预
在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的时候,患者要积极进行配合,才能准确测出患者的体表运动、呼吸、心跳等信息,直接关系到成像的效果。所以,在进行磁共增强扫描前后,一定要消除患者的紧张经理,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在进行扫描之前,要向患者详细讲述给药的方式以及造影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树立他们治疗的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在进行扫描的时候,可以由1名家属陪同;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检查过程,如果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情况,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总而言之,对出现造影剂外渗的原因以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要有充分的了解,提前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尽可能降低核磁共振成像增强造影剂外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通过妥善的处理措施,减少外渗患者的症状,使患者的痛苦得到减轻,使患者得到尽快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梁金玉.一例礼喷酸葡胺注射液外渗导致老年患者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76-577.
[2]孔艳红,袁雁雯,苗田,等.MRI增强扫描前高压注射系统两科试针方法的比较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6):590-593.
[3]罗红梅.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能谱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1):74-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0305.htm